一、“潮汐之吻”號的血色歸途
2219年,“潮汐之吻”號貨運艦從“半人馬座β”礦區啟程,載著三十噸重氫燃料和七名船員,計劃用三個月時間返回地球。船長羅德裡格斯是個有二十年星際航行經驗的老兵,出發前他拍著胸脯向基地保證:“不過是常規航線,連小行星帶都繞開了,穩得很。”
沒人知道,航線中途的“冥府之隙”,藏著一顆剛形成不久的恒星級黑洞——它沒有吸積盤的耀眼光芒,像宇宙畫布上被遺忘的墨點,靜靜等待獵物上門。
航行到第二十七天,通訊官艾拉突然發現通訊信號出現異常波動。“船長,所有頻段都有雜音,像是……被什麼東西乾擾了。”她反複調試設備,屏幕上的波形圖卻越來越混亂,最後變成一片刺眼的雪花。
羅德裡格斯起初以為是設備故障,直到領航員馬科斯發出驚呼:“引力讀數異常!我們正被一股未知力量拖拽!”控製台屏幕上,代表“潮汐之吻”號的光點旁,突然出現一個黑色的引力源標記,它的引力範圍正以每秒十公裡的速度擴張,像一張不斷收緊的網。
“緊急轉向!啟動備用引擎!”羅德裡格斯猛地拍下操縱杆,艦體卻隻輕微震動了一下,就像陷入了粘稠的泥潭。更恐怖的是,船艙內的物品開始漂浮,船員們的身體也不由自主地向艦尾傾斜——那裡正是引力源的方向。
“是黑洞!”物理學家莉娜盯著引力分析圖,聲音發顫,“它沒有吸積盤,是顆‘隱形黑洞’,我們闖進了它的引力範圍!”
話音剛落,艦體突然劇烈搖晃。羅德裡格斯看到舷窗外的星星開始扭曲,原本直線排列的星群變成了弧形,像被一隻無形的手揉皺的紙。接著,更詭異的畫麵出現了:馬科斯的手臂開始拉伸,手指變得細長,整個人像被拉成了一根麵條,但他自己卻毫無察覺,還在瘋狂地敲擊控製台:“為什麼轉向沒用?為什麼?”
“是潮汐力!”莉娜尖叫著抓住身邊的固定杆,“黑洞的引力差正在撕裂艦體,也在撕裂我們的身體!”
羅德裡格斯想下令棄船,卻發現自己的喉嚨像被堵住,發不出任何聲音。他低頭看自己的手,皮膚下的血管正在膨脹,像要衝破皮膚的束縛。船艙內的警報聲突然中斷,不是設備故障,而是聲波被黑洞的引力扭曲,變成了人類聽不到的頻率。
艾拉突然指向舷窗,眼神空洞:“看……那些光。”羅德裡格斯順著她的目光看去,黑洞的“視界”邊緣,突然閃爍起微弱的光點,仔細一看,那些光點竟然是過去的“潮汐之吻”號——有的在正常航行,有的在爆炸,有的船員正站在舷窗邊,和他們對視。
“是時空回溯……”莉娜的聲音帶著絕望,“黑洞的引力扭曲了時空,我們看到了這艘船的所有‘過去’和‘未來’,而我們,正在成為其中一個‘過去’。”
當“潮汐之吻”號距離視界隻有一千公裡時,羅德裡格斯終於明白了“隱形黑洞”的恐怖——它不像其他黑洞那樣用吸積盤宣告存在,而是用沉默的引力編織陷阱,讓獵物在不知不覺中走向毀滅,最後連殘骸都被壓縮成量子大小,消失在宇宙中。
後來,地球基地再也沒有收到“潮汐之吻”號的信號。隻有偶爾經過“冥府之隙”的飛船,會捕捉到斷斷續續的電波,裡麵夾雜著船員的尖叫和金屬撕裂的聲音,像一首永遠循環的死亡序曲。
二、“回聲殖民地”的幽靈循環
2235年,地球聯邦在“獵戶座旋臂”的“回聲星球”建立了第一個黑洞觀測殖民地。這顆星球特殊之處在於,它圍繞著一顆雙星係統運行,而雙星係統的中心,藏著一顆質量為太陽五倍的黑洞“回聲之核”。
殖民地負責人陳硯是個癡迷黑洞研究的科學家,他帶領五十名研究員和工程師,在星球上搭建了觀測站和生活區。起初,一切都很順利——“回聲之核”的引力穩定,觀測數據源源不斷地傳回地球,殖民地甚至被聯邦評為“年度最佳科研基地”。
詭異的事情從第三個月開始。
先是清潔工老王聲稱,他在深夜的觀測站走廊裡,看到了已經返回地球的研究員林薇。“她穿著白大褂,低著頭走,我喊她名字,她也不回頭。”老王的話起初沒人相信,直到越來越多的人看到了“幽靈”——有人看到死去多年的親人,有人看到自己昨天的身影,甚至有人在食堂裡,看到兩個一模一樣的陳硯在討論觀測數據。
“是幻覺,肯定是長期在黑洞附近生活,引力影響了大腦神經。”陳硯試圖用科學解釋,但他自己也在某個深夜遭遇了詭異事件:他在觀測站的控製室裡分析數據,突然聽到身後傳來腳步聲,回頭一看,看到另一個“自己”正坐在控製台前,手裡拿著一份他從未見過的觀測報告。
“你是誰?”陳硯握緊了手裡的扳手,心臟狂跳。
“我是昨天的你。”另一個“陳硯”緩緩回頭,臉上沒有任何表情,“明天的這個時候,你會在這裡看到後天的你,然後永遠困在這一天。”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話音剛落,另一個“陳硯”突然消失,就像從未出現過一樣。陳硯低頭看控製台,那份陌生的觀測報告還在,上麵寫著一行觸目驚心的字:“回聲之核的引力正在製造時空循環,殖民地將於第七天被吞噬。”
他立刻調取殖民地的時間記錄,發現一個恐怖的事實:過去的七天裡,殖民地的日期一直在“2235年10月17日”和“2235年10月18日”之間循環,隻是每天的細節略有不同。而他自己,已經在10月17日這一天,重複了三次觀測“回聲之核”的工作。
“我們被困在時間循環裡了!”陳硯召集所有船員,拿出證據,“‘回聲之核’的引力扭曲了星球的時空,讓我們每天都在重複相同的日子,而且每次循環,黑洞的引力都會增強一點,直到把我們徹底吞噬。”
有人不信,試圖乘坐小型飛船逃離殖民地,卻發現飛船剛飛出大氣層,就被一股無形的力量拉了回來,降落在起飛時的位置,而飛船上的時間,顯示還是10月17日。
循環到第五天,殖民地開始出現“消失者”。先是工程師小李在維修觀測塔時突然不見,隻留下半隻握著扳手的手;接著是廚師張姐,在廚房準備早餐時,身體突然變得透明,最後消失在空氣中。
陳硯知道,時間不多了。他和剩下的船員一起,試圖用觀測站的引力探測器乾擾“回聲之核”的引力場,卻在啟動設備時,看到了無數個“自己”——有的在調試設備,有的在哭泣,有的已經變成了殘缺的肢體,他們都在做著和現在的陳硯相同的動作。
“彆白費力氣了。”一個蒼老的聲音傳來,陳硯回頭,看到一個頭發花白的“自己”,“我已經循環了三十次,每次都嘗試不同的方法,但都失敗了。‘回聲之核’不是在製造循環,是在‘篩選’——它讓我們重複經曆死亡,直到所有意識都被它吸收。”
循環到第七天,殖民地隻剩下陳硯一個人。他站在觀測站的頂層,看著“回聲之核”在天空中緩緩轉動,它的引力場已經覆蓋了整個星球,地麵開始塌陷,建築像積木一樣倒塌。
最後一刻,陳硯看到了第一個“幽靈”林薇,她站在黑洞的光暈裡,向他伸出手:“歡迎加入永恒的循環。”
當地球聯邦派出救援隊趕到“回聲星球”時,隻看到一片荒蕪的土地和空氣中殘留的引力波動。沒有人知道,在“回聲之核”的視界裡,正有無數個“陳硯”和“船員”,在重複著永遠無法結束的死亡。
三、“幻影號”的意識囚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