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烈帝嫡出六子一女,長子早夭,柴軒是次子,三子在光烈二年的諸王之亂中慘死。
四子柴旭,有遊俠之氣,向來不拘身份,好結交四方豪俠,並且從小就在軍中曆練,深得軍中將士的愛戴。
幾年前,光烈帝在紫金山圍場打獵,柴旭隨行。
等光烈帝返回建康,便暗中禁足了柴旭。
外人不清楚內情,還以為光烈帝是為了維護太子的聲望,要打壓柴旭。
隻有部分聰明人猜出了內情,柴旭估計是想趁著光烈帝打獵的時候,召集心腹逼宮。
結果被光烈帝提前識破,令柴旭的逼宮大計破產,為了皇室顏麵,光烈帝沒有聲張,而柴旭也裝作若無其事。
此後柴旭就漸漸淡出了中樞,儘管他多次拜見光烈帝,想要爭取一下,可都被光烈帝給無視了。
柴軒和東宮的諸位屬官,商討過此事。
儘管也有大概猜測,可沒有實質證據,也無法得知真相。
但有一點不可否認的是,柴旭對軍隊的影響,是遠大於柴軒的。
若是光烈帝有一天駕崩,柴旭狗急跳牆,舉兵造反,東宮有幾成勝算?
汪洋、謝春和張紹經過模擬,都認為柴旭勝算很大,因為東宮沒有壓製柴旭的絕對武力。
這也是東宮為何要拉攏王焱這樣的新起之秀,柴軒等人都極為看重王焱這樣從底層爬上來的軍官,因為這樣的軍官,能打,並且隻要施恩得當,就能得到他們的忠誠。
不過,隨著張紹的掛帥出征,柴軒的某些煩惱瞬間煙消雲散。
二月初九,張紹在嘉興府平湖港遭遇北九州倭寇鬆浦秀。
因為著急趕路,張紹隻率領了兩千健卒先行,剩下八千人馬被張紹撒開,形成一張大網式進軍,從三麵進入嘉興府。
誓要將真倭、假倭在嘉興府的地界上全部剿滅。
鬆浦秀早早收到情報,知道太子太保張紹已經領兵在太倉港登陸,與地方官軍會合,共計萬餘人馬,向嘉興府進軍。
所以他立刻收縮兵馬,打算將這些日子搶來的財貨,在平湖港統一裝船,運回倭國。
然而張紹拋棄大部隊,挑選健卒,選擇輕裝簡行,比鬆浦秀預計的時間足足早了一日。
得知張紹已經領兵殺到,鬆浦秀還是有些吃驚的。
當然,也僅僅是吃驚。
這些日子,鬆浦秀與周軍交戰數十場,無一落敗。
哪怕麵對兵力數倍於己的周軍,鬆浦秀都沒有皺一下眉頭。
區區一個張紹,隻帶了兩千人,又有何懼!
鬆浦秀一麵命人加緊裝船速度,一麵率領三千真倭,迎戰張紹。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