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氏、宋氏和八番的警惕性,並沒有超出王焱的意料。
相反,他們要是一口答應下來,反倒令人起疑。
王焱沒有等待,立刻便讓洪鶴散播羅氏、宋氏和八番已經與貴州經略安撫司進行私下聯絡。
這個消息如同重磅炸彈,驚得楊氏和田氏惶恐不安。
他們第一時間就派人去質問羅氏、宋氏和八番。
羅氏、宋氏和八番自然不會承認。
何況就算有聯絡,他們也沒有達成承諾。
此時,羅氏、宋氏和八番,已經意識到消息的走漏,肯定和王焱脫不了關係。
於是派人對王焱興師問罪。
王焱當然不會承認就是他故意散播的。
反而懷疑是羅氏、宋氏和八番之間有人故意泄露風聲,畢竟貴州王隻能有一個。
他們中,隻能有一個土司成為貴州王。
這一整套組合拳打下來,相互懷疑的種子已經在各大土司間埋下,並迅速茁壯成長。
其實各大土司間,本來就充滿矛盾。
王焱不過是將他們的矛盾,進一步挑破罷了。
一時間,各大土司都在各自的境內,招募兵馬,拚命擴軍。
時間一轉眼就來到了光烈二十三年春。
此時萬物複蘇,一年中最為重要的春耕開始了。
在其餘各地都在準備農耕的時候,各大土司境內,卻在一麵招募兵馬,一麵忙於農耕,可以說是怨聲載道。
因為貴州多山,並非平原地帶,所種耕田基本都是梯田。
梯田耕種更耗人力。
眼下青壯都被招募而走,留下老弱婦孺耕種梯田,生產力大大削減。
與此同時,王焱的貴州軍,終於招滿了編製。
整整兩萬五千人,設十衛。
王焱從二十八星宿中挑選十個名稱,為貴州軍命名,分彆為天鉞、紫薇、武曲、廉貞、太陰、七殺、破軍、貪狼、天梁、巨門。
十衛統製、營指揮使、都頭,包括十將,全部都是從底層將卒中精心篩選而出。
此前這些人,全部都是良家子,誰都想不到自己有朝一日,還能成為將官。
為了將這些新選拔出來的將官培養成心腹,王焱還特意開辦了講武堂。
專門對這些軍官進行授課。
而他也搖身一變,成了這些軍官的老師。
這讓王焱有種‘校長’的既視感。
至於都統的人選,王焱向樞密院舉薦馬洞錫來擔任,但樞密院方麵,遲遲沒有回複。
朝廷那邊,對於王焱隻用了半年時間,就完成組建新軍的效率,也是倍感詫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