靡家是大周將門的中流砥柱,如果能與靡家聯姻,對於柴氏坐穩江山,是有極大助力的。
隻是柴雲溪為何相中了糜巍這個廢物,柴軒百思不得其解。
反觀靡家,對這樁從天而降的喜事,也是受寵若驚。
這些年,糜業一直遠在漢中,疏於對糜巍的教導。
導致糜巍在建康無人約束,肆意妄為。
為此糜業也是頭疼,擔心糜巍就此荒廢。
不曾想,皇帝要將最聰明的公主柴雲溪,下嫁給自己的兒子糜巍。
這讓糜業在成都高興的整日合不攏嘴。
他深知柴雲溪的聰慧,婚後定然可以管住自己那個不成器的兒子。
同時也清楚皇帝的心思。
自古以來,皇室無小事,任何舉動,其中都是蘊含極大的深意。
此次靡家和皇室之間的關係捆綁的更加緊密。
靡家勢必要拚死扞衛皇室。
陳兵二十萬在蜀地邊境的吐蕃,在收到大理向播州進軍的消息後,也是蠢蠢欲動。
吐蕃一直勸說大理,聯合進軍蜀地,共分巴蜀。
但大理不願意,反而選擇向播州下手。
此舉雖然讓吐蕃失望,但也沒有出乎他們的意料。
雖然段太明不是很聰明,可也沒有完全傻的無藥可救。
知道與虎謀皮的結果。
兩家雖然達成了軍事同盟協議,可一旦涉及利益問題,撕破臉皮也就是分分鐘的事情。
沒了大理這把刀,吐蕃對入侵蜀地,也是非常躊躇。
這些年,吐蕃和大周之間,為了劍南諸地,曾經多次爆發戰爭,互有勝負。
但吐蕃最後都是被打退的那一個。
這讓吐蕃人對入侵大周有了心理陰影。
如今吐蕃的統治者,名叫赤德仁讚,尊崇佛教,在境內大力推廣佛教。
與大理、天竺之間,有著相似的精神信仰,這也讓三者間的關係非常緊密。
大理向播州動兵的同一時間,段太明遣使入邏些城,督促赤德仁讚儘快起兵,呼應大理在播州的軍事行動。
但赤德仁讚表麵上答應的好好的,可在暗地裡,仍是命令吐蕃軍隊,暫時按兵不動,觀察形勢。
高元在崖陽關下損兵折將,王焱卻是輕輕鬆鬆的拿下了婁山關。
這讓大理軍隊高層倍感壓力和恥辱。
“進攻!”
高元親冒矢石,站在軍隊中央,指揮軍隊強攻崖陽關。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