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軍幾乎是摧枯拉朽將他們打垮了。
他拚命嘶吼著,想要率領剩餘的將士抵抗周軍。
但偽明的將士,就算以逸待勞,可大冷天的,鼻涕泡都出來了,又哪裡來的鬥誌。
這注定了這場阻擊戰,要以失敗收場。
常達對麾下將士的不爭氣憤怒到了極點。
他高舉大刀,跳到與自己相近的一艘周軍船隻上,想要砍殺周軍,鼓舞士氣。
但周軍將士根本不給常達短兵相接的機會。
直接掏出連發弩,對著常達就是一通亂射,常達儘管身穿鐵甲,但脖子、大腿都沒有被鐵甲保護的部位,卻是被射的千瘡百孔。
這個一心想要名揚天下的武夫,就這樣死了。
而像他這樣的人,還有很多很多。
這個世界就是如此。
成功者,永遠隻是少數。
絕大多數人,都將岌岌無名的結束一生。
這場戰鬥,隻持續了一個時辰,便結束了。
僅有數百偽明將卒逃生,大多數偽明將士都慘死在了烏江之上,還有部分成了降卒。
當潰卒將兵敗的消息帶回凱裡時,徐壽幾乎是暴跳如雷,大罵常達廢物。
“明王,常將軍也死了。”
潰卒抹著眼淚,哭泣道。
“……”
徐壽頹廢的癱坐在王座之上,常達是他的左膀右臂,心腹大將。
如今,就這樣死在了周軍手裡。
對明軍的打擊是沉重的。
胡中庸聽到常達那個蠢貨死了,心中竟有些竊喜,他立刻站出來道:“明王,周軍小勝一場,士氣如虹,我軍不可再主動出擊,當加強凱裡的防守,不給周軍、宋氏可趁之機!”
徐壽重重的點點頭,“此事交給諸位,孤,有些乏了!”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說罷,徐壽獨自神傷去了。
然而,王焱給徐壽的驚喜,還不止如此。
當馬洞錫、熊超、秦彰兵分三路,長驅直入思州各府的消息,傳到凱裡時,徐壽終於坐不住了。
之前領兵南下,一麵攻取田氏的殘餘力量,一麵向西進攻水東時,徐壽就擔心王焱會趁他南下的時候,發兵攻取石阡、銅仁、鎮遠。
因此,他在石阡、銅仁、鎮遠都留下了足夠的防守兵力。
並且多設烽火台,遙相呼應。
原本,王焱領大軍進攻大理軍,根本騰不出多餘的力量對偽明釜底抽薪。
這也讓石阡、銅仁、鎮遠的守軍,有所懈怠。
然而王焱一邊領主力奔赴凱裡決戰,一邊還敢分兵奪取石阡、銅仁和鎮遠。
這是真的出人意料。
好在石阡、銅仁和鎮遠的守軍發現及時,並沒有讓周軍得手。
不過周軍在進攻銅仁、石阡和鎮遠失利後,便立刻改變路線,向南殺往凱裡。
沿途的土寨、城池,都被周軍的出現,嚇得瑟瑟發抖。
一些心向朝廷的土人,或者是潛伏起來的田氏死忠,也都紛紛選擇加入周軍的隊伍。
這也讓馬洞錫、熊超和秦彰的隊伍,壯大了不少。
銅仁、石阡、鎮遠三府,是偽明當下最重要的地盤,哪怕丟了一個,對偽明來說,都是重創。
徐壽是一刻都不想留在凱裡,他當即就要發兵回援。
胡中庸阻止道:“明王,王焱率主力而來,分兵入我思州的兵馬,不會超過一萬人,這點兵力,還有再分兵攻取石阡、銅仁和鎮遠,這是根本做不到的事情,這個時候,我們要是自亂陣腳,隻會給王焱可趁之機!”
儘管胡中庸說的很有道理,但徐壽還是擔心的忐忑不安。
與此同時,又有斥候來報,“稟明王,羅氏派一萬精銳,增援宋氏!目前羅氏的援軍,已經入駐麻峽!”
“……”
喜歡無雙帝業請大家收藏:()無雙帝業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