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條次郎的激勵下,倭兵們視死如歸,死磕邕州城。
這場戰鬥整整持續了八九個時辰,兩軍各有傷亡,但誰都沒有認輸的意思。
期間,邕州百姓自發登城犒軍,幫助周軍守城,抗擊倭兵。
百姓們深知,一旦周軍敗退,倭人占據城池,帶給他們的將是滅頂之災。
“身披玄色盔甲的就是北條次郎!”
洪鶴指著在倭兵洪流中的北條次郎,對王焱說道。
王焱順著洪鶴所指方向看去,冷冷一笑,“取我弓!”
立即就有士卒捧上王焱慣用的兩石弓。
接過兩石弓,王焱試了試手感,這段時間,忙於案牘。
他已經很久沒有練習箭術。
“箭來!”
王焱看著城下的北條次郎在那鬼叫嘶吼,大喝一聲,旁邊的士卒立即遞上箭矢。
彎弓上弦,瞄準北條次郎,繼而一箭射出。
“咻!”
北條次郎敏銳的察覺到一絲不妙,他警惕的張望四周。
轉動脖子的時候,一道鋒利的箭矢從他的臉頰擦過,濺起一道血花。
“啊!”
北條次郎驚駭無比,摸了摸臉上的傷口,眼中寒意冷冽。
在他身後,一名倭兵被利箭射穿了軀殼,直挺挺的倒在地上。
他抬眼看向邕州城頭,一道挺拔的身影,手握大弓,威風凜凜。
“八嘎!”
北條次郎吼叫一聲,他誓要將那個射殺自己的漢人千刀萬剮。
然而下一秒,又一道利箭射來。
北條次郎已有防備,迅速閃身躲避。
王焱見未能射殺北條次郎這個牲口,很是失望,遺憾道:“許久不曾練習箭術,手感生疏了許多!”
洪鶴恭維道:“大人的射術,已是萬裡挑一,實在是那倭人太過狡猾!”
攻防戰又持續了一個時辰,北條次郎見倭兵傷亡慘重,一萬多人的倭兵,眼下戰死四千多人。
重傷、輕傷者不計其數,真正還能衝鋒作戰的也就三千多人。
而邕州城仍然紋絲不動。
如此繼續強攻下去,北條家族的精銳都要折損於此。
北條次郎暗罵一聲,隨即下令撤兵。
“嗨!”
副將們領命道。
“鐺鐺鐺!!!”
隨著倭兵鳴金收兵,邕州城頭爆發出了驚天動地般的歡呼。
所向披靡的倭兵,居然被他們給打退了。
周軍將士和協助守城的百姓,興奮雀躍。
洪鶴見王焱麵無表情,道:“倭兵已退,為何不見大人有喜色?”
王焱搖頭道:“敵我兵力相差一倍,又是守方,擊退倭兵實屬正常,又有何值得歡喜?”
洪鶴羞愧道:“是我等膚淺!”
“立刻救治傷者,撫恤陣亡的將士家屬,安葬他們的遺體,同時修葺城牆,不可大意!”
王焱對洪鶴、胡中庸道。
“卑職領命!”
洪鶴和胡中庸抱拳應道。
此戰雖然擊退倭兵,但周軍的傷亡同樣慘淡,戰兵、輔卒、協助守城的百姓,共計戰死三千多人。
傷者不計其數。
這樣的傷亡比例,與倭兵相差無幾。
但一個是守方,另一個是攻方,這樣的比例就顯得非常詭異。
回到治所,王焱立即召來諸將議事。
眼下倭兵隻是暫退,並沒有放棄進攻邕州城的打算。
必須要趁著倭兵尚未喘過這口氣之前,將其儘數殲滅,給予倭人當頭一棒。
否則倭人當真以為漢人是這麼好欺負的。
眾將聽到王焱打算趁夜突襲倭營,皆是一臉驚詫。
“大人,倭兵來勢洶洶,不如等馬部回援,合力圍殲倭兵。”
熊超謹慎進言。
熊超的想法代表了大多數將領的意見。
今日守城一戰,眾將見識了倭兵的悍不畏死,都從心裡畏懼這些畜生。
想著隻要把城守住,等待馬洞錫領兵回援,再以優勢兵力予以重擊,這是最保險的打法。
倘若出城偷襲失敗,則邕州城將更難守住。
對於熊超這些將領的想法,王焱心知肚明,但等馬洞錫趕回,還需幾日。
如果北條次郎放棄進攻邕州,專攻其他城池,再據之為堡壘,為後續倭兵來援提供發力點,則依然對局勢不利。
所以,必須趁著北條次郎沒有改變戰略目標前,徹底將其扼殺在邕州城外。
鄧大同起身道:“末將追隨大人多年,也曾於金人的千軍萬馬中來去縱橫,亦在倭寇的圍追堵截下,絕地翻盤,末將願領一軍,突襲倭賊大營,替大人斬殺北條次郎!”
“小將也願意追隨鄧將軍!”
隊列末尾,一個年輕小將,氣宇軒昂的站了出來道。
“汝是何人,這裡焉有你說話的份!”
熊超喝斥道。
“小將程育成!”
年輕將領並不畏懼老資格的熊超,坦然對答。
王焱在上報的功勞簿上看過這個名字,這是從貴州軍入廣西之後投奔而來的青年,多次作戰皆是身先士卒,以戰功晉升營指揮使。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好,今夜就有你和鄧大同二人負責突襲倭賊大營,各自挑選兩千人!”
王焱做出決定。
熊超等人見狀,雖是覺得不妥,但沒敢多言。
鄧大同和程育成離開大帳,便按照王焱的命令,在軍中各自挑選了兩千精銳。
等到天色漸黑,兩人領兵悄悄出了邕州城,由鄧大同負責領兵從北麵強攻倭營。
而程育成則領兵繞至南麵,伏擊敗退的倭兵。
另一麵的倭軍大營。
北條次郎正在帳中喝著悶酒,未能一戰攻克邕州,完全出乎了他的意料。
令這位扶桑帝國的大將,倍感羞恥。
相比北條家族的其他家臣,此刻都在福建、廣東,大殺四方,為帝國開疆拓土。
而他卻挫敗在了邕州城下,這當真是恥辱至極。
軍中幾名副將前來勸慰北條次郎,但都被北條次郎給趕了出去。
等到後半夜,月亮被烏雲覆蓋,夜色驟然變得黑暗。
便是樹林草叢中的鳥獸,都默契的閉上了嘴巴。
鄧大同領著兩千精銳,悄悄的摸到倭營外,見倭營守備森嚴,也是暗暗捏了把汗。
倭軍經過白天的血戰,傷亡慘重,但絲毫沒有掉以輕心,足見倭人的戰爭素質,是不能低估的。
但即便倭兵有所防備,鄧大同也不可能在這個時候放棄。
他是追隨王焱最久的將領,自從入貴州之後,馬洞錫、張俠等人相繼崛起,成為軍中新貴,而他還是在王焱身邊擔任保衛隊長。
這讓鄧大同很是不服,他相信如果自己也能領兵,必須不遜色於馬洞錫、張俠。
精練的周軍斥候,迅速摸上前,解決那些藏身於黑暗的暗哨。
幾百名弓弩手,已經蓄勢待發,隨時準備向倭營進行射擊,打掉他們的明哨,以及部分巡邏士卒。
然而倭兵的暗哨非常警惕,他們對血腥味十分敏感。
在嗅到空氣中那不同尋常的血腥之後,立即吹響了口哨。
“狗娘養的,被他們發現了,弟兄們,隨我衝啊!”
鄧大同拔劍而上,一刀砍死了不遠處站崗的倭兵,翻過鹿角而入。
“殺啊!”
“殺啊!”
周軍將士們怒吼著衝出了夜色,朝著倭兵大營殺了進去。
倭兵雖然防守森嚴,但大多數人的警惕心並不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