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連北條次郎這樣的最高統帥,都喝的酩酊大醉,更何況底下的一些將領。
因此,當周軍突然發起進攻,大部分倭兵都是不敢置信的。
他們做夢都沒有想到,周軍竟然還敢出城與他們廝殺。
這還是印象裡那些懦弱的漢人嗎?
他們這支北條家族最精銳的軍隊,在大琉球、福建戰場,也是殺出過赫赫威名的。
沒想到以往見了他們便會退避三舍的周軍,今夜還敢反擊了?
當北條次郎被吵醒,得知周軍襲營的時候,人都是懵的。
他仿佛聽到了什麼天大的笑話一般,“你說周軍敢襲營?哈哈,那群孬種,支那豬,他們根本不敢!”
“咻咻咻!!!”
下一秒,無數的箭矢破空而來,周軍已經突破了外圍營壘,正在衝擊北條次郎所在的中軍。
這些箭矢穿透北條次郎的大帳,落在了北條次郎的眼前。
前來報信的士卒,被亂箭射穿,死不瞑目的倒在了地上。
北條次郎見狀,破口大罵:“該死的支那豬,他們怎麼敢的!”
說吧,他披上盔甲,提起倭刀,就衝出了大營,“帝國的勇士們,隨我殺敵!”
周軍攻進倭營之後,四處縱火燒營,砍殺倭兵。
倭兵缺乏主心骨,陷入了各自為戰的恐慌之中,被周軍以大勢碾壓,死傷慘重。
“北條次郎何在,速速受死!”
鄧大同一連砍殺了好幾個倭兵,渾身浴血,殺意不減,想要砍殺北條次郎,為自己證道。
北條次郎見此一幕,源自牲口本能的恐懼,油然而生。
想他在倭國四島這些年,就沒見過這樣的殺神。
這一刻,他不再是帝國至高榮譽的軍人,隻是一個最普通的牲口。
他嚇得連聲音都沒有發出,轉身就走。
中軍的倭兵見到北條次郎逃了,哪裡還有鬥誌,紛紛尾隨而逃。
原本所向披靡的北條軍,在這一刻,徹底粉碎了戰無不勝的信念。
在真正的強敵麵前,他們不是神,也隻是一群害怕屠刀的牲口罷了。
北條次郎沿著山路,朝南而走。
此戰大敗,留在廣西已無意義,不如趁早趕去北海,渡船先去崖州,與崖州島上的倭軍會合,再圖他日雪恥。
然而走到一半,忽然聽到左右山路兩旁響起了震耳欲聾的喊殺聲。
程育成領著兩千人馬殺出,“殺賊!”
北條次郎嚇得魂飛魄散,連忙應戰,身後的倭兵大多已經丟盔棄甲,隻能赤手空拳,與周軍搏殺。
“你就是北條次郎,聽說你口氣不小!”
程育成堵住北條次郎,冷聲譏諷。
“帝國軍人,不容侮辱!”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北條次郎紅著眼睛,麵目猙獰。
“喪家之犬,談何侮辱!”
程育成大罵。
“八嘎!支那豬!”
北條次郎不斷大罵,提刀便向程育成砍來。
雖然是第一次聽到支那豬這個詞彙,但程育成也知道這肯定是罵人的話。
“倭狗、小鬼子!”
程育成同樣大罵北條次郎。
兩人刀刃相撞的刹那,火星四濺。
手臂都因巨大的衝擊力而震得酸麻疼痛。
但程育成沒有退讓,而是雙目赤紅,以更加強大的力量看向北條次郎。
“去死吧,你個倭狗,你個卑劣的小鬼子!雜種貨!”
程育成連續揮刀,砍的北條次郎連連後退,手中的倭刀都被震飛了出去。
在倭刀脫手的那一刻,北條次郎驚懼的瞪大了眼睛,像極了菜市場待宰的野狗。
“噗!”
鮮血噴濺數米,北條次郎的狗頭帶著不甘與恐懼,掉落在了地上,沾滿了泥土。
“北條將軍死了!”
倭兵們驚恐萬分。
“殺,大人有令,不接受投降!”
程育成聲如洪鐘。
這一夜,邕州城外的喊殺聲就沒有停過。
城內的百姓徹夜未眠,自發的來到街道,為在城外征戰的將士祈福。
直到天亮,喊殺聲漸漸停息。
“大人,程育成斬殺北條次郎,與鄧大同合力殲滅城外所有倭兵!”
洪鶴激動的衝進王焱的辦公房,手舞足蹈的彙報昨夜戰績。
熊超等將領得知這一結果,也是無比驚愕。
他們居然真的做到了!
這太不可思議了!
北條次郎此來,所率一萬一千餘倭兵,儘數戰死在邕州城外。
這是自倭人入侵漢土以來,取得的最大戰果。
“命馬洞錫,不必馳援邕州,立即前往北海,加固海防,召集工匠,打造水師!”
王焱盯著廣西北海的位置,怔怔出神。
“大人,我們的財力恐怕不足以支撐打造水師所需!”
洪鶴擔憂道。
王焱道:“有多少錢就給多少,先將我們的水師搞起來!”
“卑職遵命!”
洪鶴答道。
王焱在邕州殲滅來犯之倭賊萬餘眾,消息傳開,天下震動。
各地抵抗倭賊的周軍、漢人紛紛拍手叫好。
這極大鼓舞了各地抗擊倭賊的士氣。
但並不能扭轉倭人橫掃江南的局麵。
萬隆二年,八月,在王焱取得邕州大捷沒多久,堅守閩州兩年之久的季新,選擇了開城投降。
福建至此,全境淪陷。
史國柱引大軍退入江西道。
九月,倭人攻破臨安,在浙江各地堅持抗倭的軍隊,紛紛退往姑蘇、梅裡一帶。
萬隆朝廷至此陷入了巨大的恐慌之中,柴旭命樞密使賀方,前往姑蘇布防,防止倭人步軍繼續挺進。
賀方臨危受命,頓感壓力。
這還不是最操蛋的,就算擋住了倭人的步軍,倭人還有數萬海軍,目前三沙島已經被倭軍占據,他們正在打造適合江河作戰的水船,隨時都會沿長江,溯流而上,直搗建康!
那些剛剛從武昌搬回建康的富賈商戶、王公貴族,再次動了搬家的念頭。
這一次,他們要走的遠遠的,不能再被戰火波及。
大部分權貴、商賈的第一選擇都是入蜀。
這是自唐朝傳下來的習俗,不管是帝王也好,凡夫俗子也罷,在遇到巨大危機時的第一選擇,都是逃入蜀中。
在後世,這一習慣仍被繼承了下去。
現如今,萬隆朝也遇到了唐僖宗類似的危險。
躲入蜀中避難,自然也是最好的選擇。
早朝時,就有無數官員,向柴旭建議,留太子鎮守建康,皇帝入蜀主持大局。
這在柴旭看來,是非常可笑的一件事。
他在去年登基時,就立了自己兩歲的嫡子為太子。
今年不過三歲。
讓一個三歲的娃娃鎮守建康,虧這些大臣說得出口。
他柴旭要是這麼乾了,後世的史書能把他噴成茅坑裡的蛆蟲。
馬德忠和洪鵬則力勸柴旭可以號召各地勤王。
雖然眼下還沒到生死關頭,但倭人兵鋒銳不可當。
僅憑建康的數萬禁軍,安能抵擋倭人的鐵蹄?
隻有凝聚全國之力,方能擊退倭賊!
喜歡無雙帝業請大家收藏:()無雙帝業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