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5章 考察下_明末崛起:打造一個嶄新華夏帝國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865章 考察下(1 / 1)

一行人繼續緩緩前行,仿佛沒有察覺到時間的流逝,不知不覺間便踏入了村子的範圍。

餘萬兩見狀,連忙讓眾人在原地稍作等待,自己則快速往村子裡走去,徑直奔向村中一座院子。

站在院子外,餘萬兩深吸一口氣,然後高聲呼喊了幾聲,聲音在寧靜的村莊中回蕩。

沒過多久,一陣輕微的腳步聲傳來,緊接著,一個五十歲上下的老漢從院子裡走了出來。

這老漢滿臉皺紋,猶如被歲月的刻刀雕琢過一般,但他的身體卻異常壯實,顯然生活過得頗為滋潤。

兩人簡短交談了幾句後,老漢便毫不猶豫地跟隨餘萬兩一同折返回來。

餘萬兩向眾人介紹道:“各位,這位便是本村的劉村長,大家有任何問題都可以向他請教”。

陳瑞等人聞言,紛紛朝著劉村長拱手施禮,齊聲說道:“那就有勞劉村長了”。

劉村長趕忙擺手,連聲道:“不敢當,不敢當,諸位都是貴人,能降臨我們這個小村子,實在是……”。

話到此處,劉村長突然有些語塞,似乎是肚子裡的墨水有限,難以用更華麗的辭藻來表達自己的意思。

然而,從他那謙卑的態度中可以看出,他並非那種口是心非之人,與一些夏國子民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那些人雖然表麵上態度謙遜,但內心卻充滿了傲氣。

陳瑞笑了笑,並沒有對老漢的無知多加指責,反而覺得這才他們認識的百姓,打從心裡對自己這些世家子弟非常敬畏。

陳瑞臉上依舊掛著那副溫和得體的笑容,他語氣和煦地對劉村長說道:“劉村長,今日得見貴村風貌,實在令人心喜”。

“不知可否勞煩您帶我們在村裡四處走走,也讓我等見識見識這夏國治下的安居樂業?”。

“可以,當然可以!幾位貴人這邊請,小老兒給諸位引路!”,劉村長一聽,忙不迭地答應,臉上堆滿殷勤的笑容,佝僂著背走在了前麵。

一行人跟在劉村長身後,沿著村中平整的土路緩緩前行,眼前的景象確實與陳瑞等人慣常所見的江南村落大不相同。

記憶中常見的低矮茅草房幾乎絕跡,取而代之的,是鱗次櫛比的青磚灰瓦房舍。

大多數人家都有圍牆圍著自己的小院,顯得整潔有序,雞鳴犬吠聲中,肥碩的雞鴨悠閒地在房前屋後踱步覓食,處處透著一股殷實安穩的氣息。

一路沉默寡言的朱揚州,此刻內心的震動終於按捺不住。

他忍不住開口,語氣中帶著難掩的訝異與探究:“劉村長,恕在下冒昧,貴村竟如此富庶?放眼望去,這房舍皆是磚瓦結構,整齊乾淨,實在少見”。

劉村長聞言,腰杆似乎都挺直了幾分,臉上那份樸實的自豪感油然而生:“托大王洪福!托大王洪福啊!”。

他連聲感歎,“自打歸了大王治下,咱們村人人都有了足份的田地,隻要肯下力氣,勤快肯乾,攢上兩年的收成結餘,就能起這麼一座磚瓦房!這好日子,都是大王給的!”。

朱揚州聽了這話,嘴唇動了動,終究沒再言語,隻是眼神複雜地掃過那一座座嶄新的院落,再次陷入了沉默。

顯然,這種普遍的、由底層農戶自身努力實現的富裕景象,與他認知中的鄉村圖景產生了巨大的衝擊。

一旁的餘萬兩見狀,適時地開口解釋,語氣帶著一種官員特有的清晰條理:“朱先生,這等景象,得益於大王麾下科學院革新了磚瓦燒製之法”。

“如今我大夏各鄉各鎮,都設有官督民辦的磚瓦工坊,技術改良了,產量大增,這磚瓦的價格自然也就降了下來,變得尋常百姓家也負擔得起”。

他頓了頓,指向遠處幾戶還在用土坯或半磚半土的房子,補充道:“至於村中尚未全部換成磚瓦房的,並非村民不願,應該是工坊產出的磚瓦供不應求,一時貨物周轉不及罷了”。

陳瑞一直饒有興致地聽著,此刻敏銳地捕捉到了“供不應求”這個關鍵點,“哦?貨物不足,那為何不多建幾座工坊?既能滿足百姓所需,工坊多了,官府收的稅賦豈不也跟著水漲船高?豈不是兩全其美的好事?”。

他可是知道夏國對工坊商稅抓得極嚴,稅率也不低,偷漏稅款的懲罰更是嚴苛到十倍罰沒,按理說,官府應該鼓勵開坊增稅才對。

餘萬兩搖了搖頭,臉上露出一絲“你有所不知”的表情,耐心地解釋起夏國這套獨特的規矩:“陳先生此言差矣,此事,非不為也,實乃大王定下的規矩使然”。

他伸出兩根手指,比劃著,“其一,這是為了保護現有工坊主的正當利益,倘若一個鄉鎮之內,工坊林立,相互間必定惡性壓價,最終誰也賺不到錢,反壞了營生,工匠的生計也要受損”。

“其二”,他語氣加重了些,“每個鄉鎮工坊的建設名額,並非隨意開設,乃是經過官府統一規劃,並公開競標所得”。

“價高且經營能力可靠者方能得此資格,如此,既可確保工坊主有穩定收益,專心經營,提升技藝,保證磚瓦質量”。

“官府也能有效監管,防止粗製濫造、擾亂民生,同時確保稅源穩定可靠,此乃大王定下的‘有序經營、保民生、護商賈’之策”。

陳瑞讚同的點點頭,他其實是陳家掌管商業之人,對於商業競爭實在太熟悉了,其中陰暗的手段實在太多了。

就比如這種工坊,直接就是以自身強大的財力壓低價格,直接擠壓彆的工坊沒有利潤破產,然後再提高價格把前麵的虧損找回來。

這樣一來就控製了一個地區此類工坊的定價權,形成了壟斷,隻要壟斷了還不是想賣多少就賣多少。

這對大商家是非常有利的,但是對本地百姓就沒有好處了,夏國這樣做其實是保護了本地的市場,有了一個穩定的稅源。

而且這些工坊固定之後還有好處,如果出現偽劣商品那就是一查一個準,連辯駁的餘地都沒有,也方便官府的管理。

喜歡明末崛起:打造一個嶄新華夏帝國請大家收藏:()明末崛起:打造一個嶄新華夏帝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我是詭異之主 穿越後我成了魚玄機的老師 從總旗到帝王 賀先生,您被太太趕出港城了 重生後我隻想做海王 我的絕美阿姨! 八零軍婚甜蜜蜜,我被團長寵上天 霆少,夫人假死後偷生三個娃 綜影視之妖妃涅盤 明末:我為大明延壽七百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