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還有嗎?那又能怎麼樣,都是一些蠢蟲罷了”,崇禎的語氣冷漠而淡然,仿佛對周延儒的話毫不在意。
他的目光空洞,似乎已經對這一切都失去了興趣。
然而,周延儒並沒有被崇禎的態度嚇倒,他繼續說道:“陛下,臣這裡有南京兵部尚書的奏折,還請禦覽”。
說罷,周延儒從懷中掏出一本奏折,雙手高高舉起,呈遞給崇禎。
一直站在旁邊沉默不語的王承恩見狀,急忙快走兩步,上前接過奏折。
他小心翼翼地將奏折捧在手中,然後恭恭敬敬地走到崇禎麵前,將奏折呈給了皇帝。
崇禎麵無表情地接過奏折,隨手翻開看了起來。
然而,僅僅看了幾行字,他的眉頭就不由自主地皺了起來。
“嗬嗬,允許地方自募民團自守?”,崇禎冷笑一聲,顯然對奏折中的內容頗為不滿。
“這是看朝廷屢戰屢敗,一些人便按捺不住,生出了彆樣心思?居然如此迫不及待!”,崇禎皇帝麵露怒色,狠狠地將手中的奏折摔在龍案上。
實際上,大明王朝對於各地的掌控力,至今仍未完全喪失。
然而,若是同意了這一請求,那麼對地方的控製力必將蕩然無存。
具體的情況,不妨參考一下漢末時期的曆史。
當時,地方上自行招募士兵、據守一方,美其名曰“募兵自守”,實則是地方勢力脫離中央控製的開端。
“陛下,事已至此,實已無可奈何啊!朝廷如今已無餘力遏製夏國,而關外的韃子更是虎視眈眈,蠢蠢欲動……”,周延儒趕忙跪地解釋道。
崇禎皇帝沉默不語,他的心中如翻江倒海一般。
許久之後,他才緩緩地揮了揮手,仿佛做出了一個艱難的決定:“罷了,他們既然願意自守,那就隨他們去吧!這道奏折,朕批準了!”。
“不過關外的韃子究竟是怎麼回事呢?我們不是已經成功擊退了韃子的進攻嗎?”,崇禎皇帝突然想起了這個問題,眉頭緊皺地問道。
“啟稟陛下,據探子回報,明年韃子很有可能會發動大規模的進攻,朝廷必須傾儘全力,才有可能抵擋住韃子的攻勢啊!”,周延儒一臉凝重地回答道。
“嗬嗬,還真是危如累卵了啊,夏國、叛軍、韃子,這是不滅我大明不罷休啊”,崇禎自嘲一聲。
他之所以答應讓地方募兵自守可沒有那麼簡單,從夏國的過往來看,凡是抵抗的都沒有好下場。
這些地方士紳要是敢募兵自守,等夏國打過去的時候基本沒有好下場,這算是給自己出了一口惡氣。
還有就是萬一他們守住了也是好事,到時候朝廷還可以利用大義名分調遣他們,已經岌岌可危的大明可能還有一點希望。
“陛下,您一定要振作起來,我大明還沒有到窮途末路的時候”,周延儒勸解道。
崇禎擺擺手,“閣老回去吧,朕累了想休息一下,最近朝政就交給各位閣老了,沒有大事不要來找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