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車在平坦的道路上疾馳,車輪滾滾,發出清脆的聲響,不一會兒,馬車便抵達了府衙門前。
鄭芝龍坐在車內,略微整理了一下自己的衣衫,然後緩緩走下馬車。
他身姿挺拔,氣宇軒昂,舉手投足間都透露出一種威嚴。
而顏克英則留在車內,並未下車,他隻是吩咐車夫將馬車直接駛向城裡的宅子。
此時,府衙門口站著一群官員,最前麵的是一個中年官員,他身著四品官服,麵容和藹。
見到鄭芝龍下車,他立即迎上前去,躬身行禮道:“恭賀南安伯大勝,南安伯實乃我南方之定海神針啊!”。
這位官員便是孫朝讓,字光甫,號本芝,江蘇常熟人。
他於崇禎四年考中進士,是明末著名的藏書家。
其家族素有藏書之風,家中建有“西爽樓”等藏書樓,收藏頗為豐富。
在政治方麵,孫朝讓的表現隻能算是中規中矩,並無太多出彩之處。
然而,在明末那個動蕩的時期,這樣一位不折騰的地方官已經算是相當不錯了。
鄭芝龍見狀,趕忙回禮,謙遜地說道:“不過是一場小勝而已,哪裡值得府台大人親自相迎呢?實在是罪過、罪過啊!”。
他的話語並非虛言,在大明王朝,文貴武賤的現象非常嚴重。
即便是三品的武職官員,在七品文官麵前也往往要矮上一截,甚至可能會遭到嗬斥,根本沒有什麼地位。
即便是他這樣手握重兵的軍頭,在以前孫朝讓對他也是愛搭不理的,態度相當冷淡。
這種情況直到他被封為伯爵之後,情況才稍有改觀。
可如今,孫朝讓竟然將姿態放得如此之低,這著實令他心中一驚。
俗話說得好,“禮下於人,必有所求”,孫朝讓如此舉動,不知道給他挖了怎樣的一個大坑呢!
此時此地乃是府衙門口,雙方隻是簡單地寒暄了幾句,便一同邁步走進了府衙。
兩人進入會客廳後,鄭芝龍這才驚訝地發現,屋內已經坐著另外兩個人。
他定睛觀瞧,這兩人他倒是都認識。其中一人乃是以右參政的身份分巡興泉道、負責海防事宜的曾櫻,另一人則是禦史葉初春。
這兩個人的突然出現,讓鄭芝龍的心頭又是一緊,他暗自思忖道:“看這情形,今天恐怕是難以輕易脫身啦!”。
不過這兩人也沒有失禮,直接站起來道,“見過南安伯”。
鄭芝龍連忙還禮,雙方一番見禮後緩緩坐下,馬上就有小吏送上香茗,雙方又是一頓寒暄。
會客廳內,檀香嫋嫋,卻驅不散空氣中驟然凝聚的緊繃。
鄭芝龍目光如電,迅速掃過曾櫻與葉初春,心中警鈴大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