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事結果傳到南京的時候,時間已經悄然進入了九月。
這個消息如同一陣春風,吹遍了南京的每一個角落,讓人們的心中都泛起了興奮的漣漪。
好消息一個接一個地傳來,首先是整個江南地區都已經被成功攻克。
那些曾經堅不可摧的城池,如今大部分都落入夏國的掌控之中。
而剩下的那兩個尚未發起進攻的大城,也已經被夏國的軍隊團團圍住,成為了甕中之鱉,被拿下隻是時間問題罷了。
不僅如此,湖廣行省在長江以南的地方也被夏國順利拿下了三分之二。
這一戰績無疑是巨大的,顯示出夏國軍隊的強大實力和卓越戰略。
而江西聚集起來的五萬援兵,本以為可以給夏國帶來一些麻煩,卻沒想到也被夏國軍隊一舉全殲,毫無還手之力。
南京城,這座古老而繁華的城市,此刻也沉浸在一片喜悅之中。
新夏王府內,今天又是十天一次的例行會議。
這是夏國新定下的規矩,每十天,高級官員和武將們都要齊聚一堂,在夏王的主持下進行一場重要的會議。
在這個特殊的日子裡,王府內氣氛熱烈,人們的臉上都洋溢著興奮和期待。
會議開始後,官員們依次彙報著各自部門的工作進展和成果,夏王則認真傾聽著每一個人的發言,不時提出一些問題和建議。
除了這十天一次的例行會議,其餘時間裡,夏王一般並不怎麼過問政務,他相信自己手下的官員們有足夠的能力處理好日常事務。
然而,當涉及到重大決策時,夏王的意見和決策仍然具有決定性的作用。
這便是夏國的政體:王室之下設有政務院、軍部和貴族,原則上王室統管一切,但並不直接插手各部門的具體事務,隻是在大方向上需要請示夏王的意見。
議事廳內寬敞明亮,檀香嫋嫋,氣氛莊重而肅穆。
環顧四周,二十餘位身著朝服或戎裝的軍政要員分坐兩側,皆是掌控夏國國運的核心人物。
上首,秦王秦思源目光沉靜,掃視著殿中群臣,最終落在軍部將領的方向。
他微微前傾,手指輕叩大案,聲音清朗卻帶著不容置疑的威嚴:“江南腹地大局已定,軍部方麵對剩餘的揚州、杭州兩城,有什麼安排”。
話音剛落,軍部統帥雷虎霍然起身,行禮朗聲回應:“稟大王!軍部已擬定周密方略,萬事俱備,本月月底,便是對揚州、杭州發起雷霆一擊之時!”。
秦思源嘴角微揚,露出一抹意味深長的笑意,他緩緩道:“嗯,此二城非比尋常,乃江南之冠冕,膏腴之地,文萃之所”。
“既要克敵製勝,犁庭掃穴,更要儘力保全其城池風貌、百姓元氣,萬萬不可因戰火荼毒,毀了這兩顆明珠的根基”。
他特意點明這一點,正是深知揚州、杭州的戰略價值與文化意義遠超一般城池,若化為焦土,實乃巨大損失。
“大王儘可寬心!”,雷虎挺直腰板,胸膛起伏,“末將豈敢怠慢?軍部與情報局早已通力協作,反複推演。此二役,我軍有十足把握,定能以最小的代價,換取最大的勝利果實!”。
秦思源滿意地點點頭,眼神中閃過一絲冷冽:“如此甚好,還有江南殘存的那些冥頑不靈之輩、負隅頑抗之族,十之八九都如喪家之犬,縮進了這兩座最後的堡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