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體純濃眉驟然一挑,手不自覺按向腰間刀柄,語氣中帶著幾分警惕與銳利:“林大人花費了大力氣,繞了這許多彎子,有什麼話就直說吧”。
這三人都是大夏情報局篩選出的有用之才,而且人很年輕,所以情報局花費了一些精力將三人請到了這裡。
“劉將軍此言差矣”,林雲端坐在案前,指尖輕輕摩挲著茶盞邊緣,語氣平靜卻帶著不容置疑的分量,“林某今日前來,並非為勸降,而是為三位將軍,也為闖王治下上百萬在戰火中掙紮的百姓,指一條能活下去的明路”。
說罷,他緩緩起身,走到牆邊懸掛的巨幅地圖前,燭火搖曳,將他的身影投在地圖上,與那些蜿蜒的江河、密集的城池重疊。
他修長的手指從江南富庶之地劃過,最終停在奔騰的長江北岸,重重一點:“我大夏如今兵甲精良,府庫充盈,沿江水師更是戰船千艘,旌旗蔽日,早已能縱橫大江之上,無人可擋”。
“之所以按兵不動,屯於江南遲遲未發,並非力有不逮,實在是秦王憐惜江北百姓,不願再發生靈塗炭、餓殍遍野的慘狀”。
他話鋒一轉,語氣陡然變得淩厲:“但天無二日,國無二主,明年開春,冰雪消融之日,便是我大夏王師揮師北上之時”。
“屆時百萬雄師橫渡長江,旌旗所指,所向披靡。三位將軍捫心自問,闖王麾下那些久戰疲憊、糧草短缺的士兵,真能抵擋住我大夏的雷霆一擊嗎?”。
“林大人未免太過托大!”,一旁的李友按捺不住,猛地站起身來,粗聲反駁,“我闖軍如今坐擁三十萬大軍,占據城池百餘座,遍布河南、河北各地,憑什麼說擋不住你們?”。
“三十萬?”,林雲聞言,先是一愣,隨即低笑出聲,那笑聲中帶著毫不掩飾的嘲諷,“李將軍不妨說實話,這三十萬之數,究竟有多少是能披甲上陣、衝鋒陷陣的可戰之兵?又有多少是沿途裹挾的老弱婦孺、流民百姓?至於糧草……”。
他目光如炬,緩緩掃過三人,每一個眼神都像是一把利刃,直刺人心:“據我大夏細作回報,開封府糧倉現存糧食,僅夠城中軍民支用半月”。
“洛陽城更是早在三月前就已開始實行糧食配給,百姓每日隻能分得半升糙米,軍中境況更是可想而知,更不必說”。
他頓了頓,語氣中添了幾分冷意,“闖軍軍中如今瘟疫蔓延,從洛陽到開封,沿途營寨皆是病患,每日因疫病而死者,不下數百人。三位將軍,這些事,總不會是林某憑空捏造的吧?”。
田見秀、劉體純與李友三人臉色驟變,麵麵相覷。
這些皆是闖軍最核心的軍機要務,就連軍中許多將領都未必知曉詳情,如今卻被林雲如數家珍般和盤托出,大夏情報網絡的可怕程度,遠超他們的想象。
一時間,三人心中皆是一沉,原本尚存的幾分底氣,瞬間消散大半。
田見秀深吸一口氣,壓下心中的震驚,沉聲問道:“林大人既非勸降,又將我軍虛實說得如此透徹,究竟意欲何為?還請明言”。
林雲見三人態度鬆動,心中了然,緩步走回座位,端起茶盞抿了一口,神色變得鄭重起來:“三位將軍皆是沙場宿將,一身將才不容小覷”。
“更難得的是,三位治軍嚴明,所部將士從不濫殺無辜,江北百姓對三位多有感激,這一點,就連我大夏軍中都有所耳聞”。
“我主素來愛才,得知三位事跡後,更是十分欣賞,特命林某前來,願與三位結個善緣”。
說罷,他從懷中取出一份用蠟封好的密函,輕輕推至桌案中央:“此乃大王親筆手諭,三位可以一看”。
“林某今日並非要三位立即表態歸順,隻是希望三位能在來年我王師北伐之時,相機行事”。
“屆時若能助我王師順利平定兩省,便是立下了不世之功,我家大王王必然不會虧待三位”。
劉體純率先拿起密函,小心翼翼地拆開蠟封,展開信紙細看,越往下看,他的眉頭皺得越緊,眼中的震驚之色也愈發濃烈。
田見秀與李友也湊了過來,三人一同閱讀,臉色變幻不定。
密函之上,不僅詳細列出了大夏承諾給予他們的官職和前途,更將他們三人分散在各地的家眷安置事宜,安排得妥妥當當。
父母的贍養、妻兒的居所、子女的學業,甚至連家中仆役的調配都考慮在內,顯然是大夏早已對他們三人做了深入調查,謀劃多時。
“這……”,李友看完密函,嘴唇囁嚅著,一時不知該說些什麼。
密函中的條件太過優厚,讓他心動,可一想到要背叛闖王,心中又有些猶豫。
田見秀放下密函,長歎一聲,臉上露出複雜的神色:“林大人將我等家小安置得如此周到,這般恩威並施,看來我等今日是不答應也不成了”。
“田將軍言重了”,林雲放下茶盞,含笑不語,心中卻早已篤定。
他深知這三位將領與其他那些隻知燒殺搶掠的流寇不同,他們本是良民,皆是因官府逼迫、走投無路才投身義軍,心中始終存著一份良知與底線。
如今大夏勢不可擋,又許以高官厚祿,更重要的是,他們的家眷早已被大夏暗中“保護”起來,牢牢握在手中,由不得他們不答應。
“三位放心”,林雲端起酒杯,對著三人示意,“我大夏向來賞罰分明,待功臣更是從不薄待”。
“來日三位歸入我大夏麾下,封侯拜將、光耀門楣不過是等閒之事,屆時便知今日抉擇之明智”。
劉體純的手指在密函邊緣反複摩挲,紙張發出細微的沙沙聲,燭火在他眼中跳動,映出內心激烈的掙紮。
他忽然抬頭,目光銳利地看向林雲:“林大人,若是我等今日不答應,那些家眷......”。
林雲從容地端起茶盞,輕輕吹開浮沫:“劉將軍多慮了,大夏行事,向來以仁義為本,即便三位今日不願相助,令親依然會在江南安居樂業,絕不會受半分委屈”。
喜歡明末崛起:打造一個嶄新華夏帝國請大家收藏:()明末崛起:打造一個嶄新華夏帝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