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陽邑村開一家這樣的主題書屋,自然是好的,但是這取決於韶華書屋的老板,對於經營的定位和選址的策略,在這方麵,鳳陽邑村有利有弊。”
此時的談話節奏已經被葉晨掌握,黃欣欣一邊幫著許紅豆和陳南星布菜,一邊笑著問道:
“老葉,你說說看,到時候咱們揚長避短嘛,遇山開路,遇水搭橋!”
葉晨用指尖輕輕摩挲著杯子邊緣,午後的陽光透過柵欄在他手背上投下細碎的光斑。他抬頭看向黃欣欣時茶馬古道上正好傳來一串清脆的馬鈴聲。
葉晨掰開一塊玫瑰鮮花餅,酥皮簌簌落在青瓷碟裡,他輕聲說道:
“那我就先說說優勢,在鳳陽邑保存著茶馬古道最完整的石板路,那些土庫房改造成書屋會很有味道,就像韶華書屋在沙溪用糧倉做書店,我們要打的就是“在地性”這張牌。”
謝曉春有些迷茫的舉起了手,好像聽講的學生對老師發問一般,問道:
“葉晨,你講的我有些沒聽懂,什麼是“在地性”?”
所謂的在地性是一個跨學科概念,英文是ocaity。強調特定地點與外部環境、曆史文化、現實條件等要素的複雜耦合關係,在不同領域衍生出地域認同、本土實踐或現場創作等內涵。
這個概念最開始是由地理學家懷特提出,其核心在於“在”與“地”的動態結合,既包含地理空間的物質性,也涵蓋了文化記憶的延續性。作為描述人與空間認同感的中性術語,後經藝術、文學、建築等領域的拓展,形成了多維的解讀。
葉晨在《玫瑰的世界》可是讓建築大師馬青雲都讚歎的建築設計領域新秀,兩人後來還進行了深度合作。他對眾人細致的進行了講解。
謝曉春此時仿佛有所領悟,她突然“啊”了一聲,開口道:
“村口阿桂嬸家老宅!二樓的露台能看見整片的洱海,去年加固時發現梁柱都是百年古木……”
看到謝曉春開了竅,葉晨眼前一亮,不由得打了個響指,然後手指一邊在桌上畫出建築輪廓,一邊說道:
“bingo,現在我們需要的就是這種稀缺性資源,到時候咱們把白族照壁元素做成鏤空屏風,陽光穿過時在地麵投下蝴蝶紋,再請雲秀嬢嬢繡幾幅蒼山雲海變幻的紗幔,這種體驗在商業綜合體裡砸錢都造不出來,我就不信韶華書屋的老板不動心!”
許紅豆發現葉晨在投入熱情,用心講解的時候,襯衫袖口不經意的滑落,她默不作聲的幫葉晨把袖口重新挽好。
這時陳南星悄悄湊到了許紅豆耳邊,小聲說道:
“紅豆,每次當我以為自己對妹夫足夠了解的時候,就會發現這隻是冰山一角。這個人簡直是才華橫溢啊,跟他一比,咱們倆就好像是兩個小傻子似的,我現在更加覺得葉晨配你實在是委屈他了。”
“。。。”
許紅豆被氣的無語,雖然你說的有幾分道理,但是老是這麼背刺我真的好嗎?我不要麵子的嗎?
葉晨講述自己的理念時,黃欣欣也在撓頭思考,思忖了半晌,她看向葉晨說道:
“你說優勢的時候,我在思考咱們的劣勢。雖然最近你發布的短視頻,給鳳陽邑吸引來不少的外地遊客,可是說到底,咱們這裡的遊客量還是比不上古城的,到時候這怕是也會影響到韶華書屋的老板對於選址的判斷吧?”
葉晨夾了片黃燜雞裡的宣威火腿,這種食材經常會被當地商家加進滇省本地的地方菜裡提鮮增香,他放到嘴裡咀嚼著咽下,隨即對著黃欣欣說道:
“欣欣你問到了關鍵,不過我覺得我們可以把劣勢轉變為優勢的。我曾經跟建築師朋友有過交流,據我所知,韶華書屋在杭州開分店時曾經做過測算,有百分之六十五的顧客是衝著“躲開西湖人潮”來的。
書店是什麼地方?是素淨清雅的所在,駐足在這裡的遊客,隻希望找尋到難得的安靜與舒適,所以遊客量過高還未必合適呢,而我們在麵對韶華書屋選址的時候,要跟他們強調“離古城十五分鐘車程的清淨”!
好了,現在你可以跟大家說說,你與韶華書屋的淵源了,你是怎麼想到要讓韶華書屋落戶鳳陽邑的?總不會是他們的總部主動聯係你的吧?”
葉晨知道黃欣欣這個年輕的姑娘為了鳳陽邑的發展做了很多的努力,隻不過和謝之遙的誇誇其談不同,她隻會默默的做事,從不會向彆人顯擺自己的功績,這也讓她在村民中沒什麼存在感。
黃欣欣有些不好意思的笑了笑,對著眾人說道:
“你知道的,我總希望能夠大力發展咱們鳳陽邑的旅遊優勢,所以平時喜歡刷一下旅行app。
我注意到韶華書屋在青城山開了一家分店,很多的旅遊博主都準備專門去到那邊打卡,而且我通過查詢得知,青城山附近好的民宿全都預訂滿了。
我就想著能不能吸引韶華書屋總部的目光,讓他們在咱們鳳陽邑也開一家。恰好我有個大學時關係特彆好的師哥,他跟那邊的創始人是讀研時的同學。
我就說那你幫我牽個橋搭個線認識一下唄,我就向他介紹了咱們鳳陽邑大概的一個情況,他特彆的感興趣,所以想先過來考察一下。”
謝曉春有些失望和沮喪,她朗聲道:
“嗐,隻是過來考察一下啊,那八字還沒一撇呢。”
黃欣欣擺了擺手,連忙對著謝曉春反駁道:
“這話可不能這麼說,我問過我師哥這件事兒靠譜嗎?他跟我說,如果韶華書屋的老板,沒有特彆強烈的意向,他是不會親自過來考察的,就隻會派他助理過來了。我覺得吧,這八字的一撇既然人家已經先落筆了,這一捺咱們是不是得寫好了?”
葉晨輕輕摩挲著自己下巴上的胡茬,思考了片刻後,對著黃欣欣說道:
“我大學時曾經選修過建築設計專業,這樣吧,我根據最適合的地理位置,也就是曉春提到的阿桂嬸家的老宅,出具一份建築設計圖紙。
至於怎麼做通阿桂嬸的工作,就得由你和曉春去操心了。寶瓶嬸和阿桂嬸不是很親近嘛,曉春,你讓你阿媽跟她敲敲邊鼓。
隻能說阿桂嬸是真的很有福氣,雖然她兒女不在身邊,可是家裡的宅基地租給了有風小院,現在老宅也有了著落,我相信以韶華書屋的大氣,應該會給她一個滿意的價格的。”
三天後,清晨的第一縷陽光剛剛灑在鳳陽邑的青石板路上,葉晨已經站在阿桂嬸家老宅的院子裡,手裡捧著一疊剛打印出來的設計圖紙。
晨露沾濕了他的運動鞋邊緣,他卻渾然不覺,專注地用鉛筆在圖紙上做著最後修改。
“老葉!你該不會又是一夜沒睡吧?“
黃欣欣風風火火地闖進院子,手裡提著兩杯還冒著熱氣的豆漿。她一眼就看到了葉晨眼下的青黑色,忍不住皺眉道:
“今天韶華書屋的劉總就要來了,你可不能頂著熊貓眼見人啊。“
葉晨接過豆漿,溫熱透過紙杯傳遞到掌心。他笑著搖搖頭,啜了一口甜豆漿,指了指攤在石桌上的圖紙,說道:
“放心吧,我熬通宵早就已經習慣了,不會誤事的。當初選修建築設計專業,設計作業時,三天不睡都是常事。來看看最終方案,我加入了你們昨天提的建議。“
黃欣欣湊近細看,不由得倒吸一口涼氣。圖紙上,原本破舊的土庫房被巧妙地改造成了兩層複合空間,保留了原有的白族建築特色,又在細節處融入了現代設計元素。
最驚豔的是中庭設計——一個透明的玻璃穹頂下,陽光可以直射到中央的水景池,池底用馬賽克拚出茶馬古道的圖案。黃欣欣的手指輕輕撫過圖紙上的精細線條,讚歎道:
“這...這也太美了吧!你連光影變化都計算進去了?“
葉晨的嘴角微微上揚,對黃欣欣調侃道:
“瞧你沒見過世麵的樣子,根據大理的日照角度,冬季陽光會正好照在"古道"的起點,夏季則覆蓋整條路線。根據我的了解,韶華書屋的老板是個細節控,所以這個設計應該能打動他。”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