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鴻飛站在豪華郵輪的甲板上,感受著微鹹的海風,遙望遠方偌大的夕陽把一道道金光灑在平靜的海麵上,把天空映照出漫天絢麗的晚霞。
他的心情並不平靜,複雜的思緒在交織。
宋鴻飛深知此行無疑任重而道遠,也許會麵臨著重重困難,也許將會充滿變數,雙方的利益是否能夠達成一致還是個未知數。
但無論如何,此行任務是華夏在艱難時局中的一次努力,或許將會為當前困境帶來一個轉機。
宋鴻飛思緒萬千,回想起這數年來神奇的經曆,他不知道自己的選擇和所作所為到底是否正確,但他知道,既然上天給了自己一個如此神奇的際遇,他必須為國家和民族儘一份力。
責任、榮譽、國家、民族、未來、理想、抱負,宋鴻飛不禁心潮激蕩,更加堅定了自己的信念,也讓他對此行充滿了期待。
宋鴻飛腦海中想起後世的一句話,他自言自語似地道:“我們的征途是星辰大海。”
軍委會陪同的特工人員高慕禹站在宋鴻飛身旁,默默不語。
倆人也算熟人了,去年宋鴻飛從美國赴歐洲,高慕禹是陪同人員,今趟他升了一級,從小高變成了上尉高組長,另一名特工就在不遠處警惕十足地觀察四周的情況。
高慕禹看著宋鴻飛出神眺望天際的身影,深感此行任務重大。回想起出發之前主管此次特衛行動的侍從室一處陳立仁主任下了死命令,令他不擇一切手段、不惜一切代價也要確保宋鴻飛的安全。
經過漫長的航行,郵船終於抵達了意大利北部威尼斯,然後一行人前往奧地利與赴歐代表團的一些先遣人員彙合。
宋鴻飛他們取道奧地利有一個目的,在西京之戰中軍委會見識了裝甲部隊的強大戰力和平射炮的直瞄打擊效果,高層推己及人,認識到將來麵對東洋大敵的裝甲戰車需要有足夠的平射炮火力,故打算加購一批奧造的“百祿”式47戰防炮。
當時國軍調整師部隊裝備的是德製pak35/36型37戰防炮,這型炮好則好已,但它有個缺點就是太重,行軍重量達到450公斤,分解攜行也不便利,過分依賴騾馬,並且隻能平射。
而“百祿”式47戰防炮既可使用穿甲彈又能使用高爆榴彈,既能夠平射對付敵軍坦克,又能夠為步兵提供曲射支援火力。該炮采用雙腳開架,火力覆蓋麵積廣。
該炮可以便捷靈活地分解成8部分,每部分重量約三四十公斤,一個炮班10分鐘之內就能完成組裝和分解。運輸時非常便利,既可以用騾馬和車輛進行拖曳,又可便捷地分解用人力運輸,對於連騾馬化都沒有實現以人力為主的國軍,這款炮真是太符合國情了。
宋鴻飛再次踏上了漢斯柏林,孔庸之特使的代表團曆訪了英、瑞、意、法等國,此時尚在巴黎,他比代表團早到了幾天。
宋鴻飛受到了漢斯高層和專家的高度重視和熱情接待,因為他身上帶著破解恩尼格碼機的絕密資料,當然,最核心的機密裝在他的腦子裡。
一連幾天,宋鴻飛和漢斯專家們在國防部一間密室裡討論破解密碼機和現代計算機技術。
說是討論,其實大都是宋鴻飛在講解,一向高傲的日耳曼專家們再一次心悅誠服地端坐台下虛心當了一回學生。
德專家們驚駭地發現他們自詡為固若金湯的恩尼格碼密碼係統在現代科技麵前竟然變得如此脆弱。專家們冷汗涔涔,臉色蒼白地麵麵相覷,心中無不在驚歎這項可以改變世界的技術——現代計算機技術。
當宋鴻飛告知華夏兵工署的計算機正在進行二進製、電子式和可編程的改進時,專家們皆不得不歎服,在這方麵,華夏人確是走在了世界最前列。
一名專家在台下不遺餘力記著筆記,隨後在討論中拿著宋鴻飛那篇舉世震驚的博士論文,向他討教二進製和邏輯電路。
宋鴻飛並無保留,不吝指教。這名專家聽得如癡似呆,看他一臉全神貫注的神情,似已沉醉其中無法自拔。
此人名叫康拉德·祖思,宋鴻飛知道這個名字。
曆史上1938年,正是這位康拉德·祖思發明了世界上第一台二進製可編程的計算機z1。
宋鴻飛忽然心中一動,這一切如此神奇,是否因他的到來而發生?
按此情形,人類曆史上第一台二進製可編程計算機將會是由華夏兵工署還是祖思首先發明出來?
宋鴻飛又心生一種冥冥之中不可預測的奇異感覺。
賓主儘歡,成果豐碩,皆大歡喜。
隨後,戰爭部長、國防軍總司令勃洛姆堡元帥會見了宋鴻飛,並邀請他參觀德軍裝甲部隊。
有些出乎宋鴻飛意料的是,此次會談他見到了兩位日後威名赫赫的德軍名將,一位是被譽為“德裝甲兵之父”時任裝甲兵總監兼第二裝甲師師長的古德裡安。
另一位是時任元首警衛部隊指揮官、阿道夫青年團作戰部特彆聯絡官的隆美爾。年初時,隆美爾那本著名的《步兵進攻》問世,在德軍中風靡一時,深得元首重視。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