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咳咳。”
李世民掩飾尷尬的咳嗽一聲,看著李隆基訓斥道:“你能與咱相比?咱是勞逸結合,咱及時享樂也會及時收手,一味的貪圖享樂終究誤國誤民。”
他還不忘補充:“咱開創了貞觀盛世,一直延續到咳咳,高明接手依舊盛世輝煌,你呢?”
李長青忍不住白了李世民一眼,“二哥,你可拉倒吧,你也就是有長孫皇後這麼一位賢後,還有房謀杜斷和忠心耿耿的長孫無忌,加上其他淩煙閣功臣,你才能開創貞觀盛世。”
“而且唐高宗李治守國是一把好手,開疆擴土更是一把好手,他一手開創了永徽之治,延續了你的貞觀盛世。”
“即便是武則天篡權,她也做到了上接‘貞觀盛世’,中承‘永徽之治’,下啟‘開元盛世’,史稱‘貞觀遺風’。”
李隆基又雙叒叕得意了。
李長青看著李隆基冷笑道:“你得意個啥?沒有我二哥開創的貞觀盛世,沒有唐高宗李治的永徽之治,沒有你祖母武則天的貞觀遺風,沒有這些基礎,你能開創千古第一盛的開元盛世?”
李隆基羞愧低頭。
因為事實本就如此。
這時,李長青暫停了酒館的影像。
他看著李隆基問道:“你說說,安史之亂的禍根是什麼?”
李隆基想了一下回道:“府兵製。”
李長青點點頭又搖搖頭:“這隻是其一,還有呢?”
李隆基搓搓手指回道:“我我後期沒有賢臣可用了!”
“錯!”
李長青看著李隆基歎道:“古今往來,從來都不缺賢臣,缺的是君王求賢若渴之心。”
“你能開創開元盛世,除了有先輩們打下的基業外,你捫心自問,你執政期的這些人哪個不是治國的賢臣名相?”
“先有姚崇後有宋璟,二人前後幫著你穩定大唐內部動蕩,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後有張嘉貞、李元弘、杜暹、張說、韓休,五人先後擔任宰相一職,哪一個不是赫赫功績?”
李隆基忍不住感歎道:“四太爺爺既然一一說出他們幾人,正是重孫讓史官一一記載了他們對盛唐的功績,他們在位期間確實功績非凡,因為”
他還忍不住看了一眼崇禎繼續說道:“因為重孫疑人不用用人不疑,這些人任職宰相時重孫都非常重視且信任他們,這才有了大唐的開元盛世!”
李長青看著李隆基故意問道:“你不覺得遺漏了一人嗎?”
李隆基羞憤低頭。
他心裡很清楚遺漏了誰。
名相張九齡!
李長青看著李隆基歎道:“張九齡,你執政期間下場最悲涼的宰相。若是你沒有貶張九齡,盛唐不至於衰亡!”
他看著李隆基搖搖頭唏噓不已:“開元年間最後一位名相張九齡,可惜可歎啊!”
“張九齡活著的時候,盛唐天下太平,唐朝蒸蒸日上。張九齡死後,李林甫、牛仙客、楊國忠等一眾奸相,你來我往你下我上你奸我比你更奸,滿朝的奸臣徹底把盛唐帶溝裡了!”
李長青看著嬴政和李世民笑道:“政哥,二哥,你們可知張九齡是誰的後代?”
嬴政第一個反應過來,驚呼道:“不會是賢弟推薦給咱的張良的後代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