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李長青點點頭。
他接著看向李隆基感慨道:“為何後世說張九齡若在,安史之亂不會發生,隻可惜你生生的將盛唐最後一代名相謫貶荊州任職長史。”
這時,朱高熾接話說道:“四叔,名相張九齡就是在此間寫下了千古名句《望月懷遠》的吧?”
“嗯。”
李長青點點頭誦讀道:“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
他看著李隆基忍不住歎道:“可悲可歎,白居易寫下了千古名句‘漁陽鼙鼓動地來,驚破霓裳羽衣曲’。張九齡在開元二十四年時悲歎道‘亂幽州者,必此胡也’,一語中的得道出了安史之亂!”
李隆基死死的攥著拳頭,隻因他對張九齡確實有所愧疚。
但作為君主,李隆基是不會承認的。
他看著李長青作揖拜道:“四太爺爺,重孫的盛唐還有救。”
李隆基看著嬴政,看著朱棣,看著李長青,看著李世民想了一下李世民此間的兵力,他自動忽略了。
他朝著三人抱拳作揖道:“大太爺爺,三太爺爺,四太爺爺,重孫有很多很多的存糧,很多很多的金銀珠寶,很多很多的藏書,很多很多的各邦朝貢的稀罕物件,都可以拿出來兌換。”
“隻求三位太爺爺派遣大秦鐵騎、派遣嶽家軍、白袍軍以及明朝的軍隊幫我平定安史之亂,重孫必有厚報。”
李世民怔怔的看著李隆基。
他就這麼被無視了?
李世民想要發怒,想到如今的他確實對安史之亂起不到多大幫助。他隻能忍了。
他心裡暗暗道:“鱉孫,等著,等有朝一日貞觀盛世開啟,有你求著咱的時候!”
李隆基最後看向李長青,他知道這些人中李長青才是真正的話事人。
他朝著李長青叩拜道:“四太爺爺,重孫已經明白,我隻要少活七年就是千古第三的明君!”
“可惜,重孫如今已經超過這個年限了,現在即便死了也無濟於事了。”
“重孫此刻的情況不比崇禎弟弟,沒有那麼多棘手的事務,隻要四太爺爺幫我平定安史禍亂,重孫還有能力挽盛唐雄風!”
李長青看著李隆基搖搖頭說道:“你終究還是沒有悟,即便平定安史禍亂,你若不改頭換麵勵精圖治,盛唐衰落依舊是早晚的事兒。”
“不會!”
李隆基信誓旦旦道:“盛唐的根基依舊在。”
“你沒聽懂。”
李長青看著李隆基問道:“當今宰相是楊國忠吧?”
“嗯。”
李長青繼續問道:“安史之亂你覺得和楊國忠有沒有關係?”
李隆基想了一下回道:“有一定關係,但終究還是安祿山這個逆臣賊子妄圖奪我李氏江山,胡蠻該死啊!”
李長青搖搖頭說道:“該死的是李林甫和楊國忠,至於安祿山和史思明不過是風口上的兩頭豬而已。”
他看著李隆基笑著問道:“如果潼關失守,你意欲如何做?”
喜歡我長生五千年,曆代皇帝心態崩了請大家收藏:我長生五千年,曆代皇帝心態崩了天悅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