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章 冀州之行2_掌洞天福地,建人間仙國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185章 冀州之行2(1 / 1)

自進入冀州起,夏先衍便察覺到沿途存有不少靈源之地。對於神識能夠觸及的靈源,他順勢接收了這些靈源中所蘊含的曆史信息。

隨著與保定的距離逐漸拉近,他們抵達了滿城漢墓這一靈源之地。

滿城漢墓位於保定市滿城區陵山,是西漢中山國第一代靖王劉勝及其妻竇綰的墓葬,有“天下第一崖墓”之稱。

墓葬結構均采用以山為陵的營建方式,墓道及墓室鑿山而成,呈弧形。兩墓平麵布局相似,均由墓道、甬道、北耳室、南耳室、中室、後室六個部分組成。陵墓布局模仿地上宮殿,耳室象征車馬房和庫房、中室模擬宴客廳堂、後室象征臥室並附有象征浴室的側室,且設有構思精妙的防盜和排水係統。

靖王墓全長517米,最寬處375米,最高處68米,容積2700立方米;竇綰墓全長497米,最寬處65米,最高處79米,容積3000立方米。

兩墓的墓室龐大,隨葬品豪華奢侈,共出土文物件,其中玉石器、金銀器、銅器、鐵器等精品4000多件。這些文物種類豐富,製作精美,包括金縷玉衣、長信宮燈、錯金銅博山爐、錯金銀鳥篆紋壺、鎏金銀蟠龍紋壺、透雕雙龍紋白玉穀紋璧等著名器物。

夏先之所以會來到此地,原因有二。其一便是滿城漢墓的發掘,猶如揭開了一幅塵封已久的曆史畫卷,向世人展示出西漢時期諸侯王的墓葬結構和埋葬製度。

珍貴的文物出土為研究漢代冶煉、鑄造、漆器、紡織等手工業和工藝美術等方麵的發展情況提供了重要的實物資料。

那些精美的金石器、巧奪天工的漆器以及細膩柔滑的絲織品仿佛在訴說著昔日大漢王朝的繁榮昌盛。

而其二,則是由於漢景帝之子——中山靖王劉勝與東漢末年三國時期蜀漢開國皇帝劉備之間存在著血脈相連的關係,劉備為中山靖王之後。

國恒以弱喪,而漢以強亡!

大漢帝國曆經四百餘年風雨滄桑,它以一種強大而悲壯的姿態退出了曆史舞台。

漢昭烈帝劉備,給了大漢一個體麵的退場!

曆史就是這麼迷人,看似毫無關聯的人和事,往往會在歲月的流淌中產生奇妙的交彙。

夏先衍佇立在山腳下抬眼望去,陵山主峰位居中央,兩側的山峰仿若左輔右弼般拱衛著主峰。三峰相互連接,形狀恰似坐西朝東的太師椅,又似構築著雙闕的城堡,氣勢雄渾磅礴,為漢墓增添了一抹莊嚴與神秘的色彩。

四周的山巒宛如翠色的巨擘拔地而起,彼此連綿相擁。山體被繁茂的草木緊緊包裹覆蓋著,從山腳一直到山巔,宛如織就了一襲華美的綠色錦緞。

夏先衍一行人沿著蜿蜒曲折的山路逐級而上,兩旁的灌木叢愈發繁茂濃密,荊條舒展著柔韌的枝條。沒過多久,眾人便來到了主墓跟前。主墓靠近山頂,靈源正是從這裡孕育而生,而後沿著主峰向四周擴散開來。

靈源之地那無形的結界將四季打亂並糅合在了一起,為周邊環境平添幾分悠然古韻,群山連綿,似青黛畫卷綿延展開,與藍天白雲相映成趣。

離開墓室後,眾人來到山頂。夏先衍站在山頂之上,眼前一片一馬平川,華北平原的開闊儘收眼底。此時此刻華北平原上的景色與山間有著強烈的反差。

一個在春秋,一個在冬季。

當凜冽的北風裹挾著西伯利亞的寒意,呼嘯著席卷而來,華北平原便在寒冬的筆觸下,暈染成一幅蒼茫且獨具韻味的景致,恰似古人詩詞中所勾勒的那般蕭索而意蘊悠長。

“北國風光,千裡冰封,萬裡雪飄”,放眼望去,廣袤無垠的田野間,往昔那在暖風中歡快搖曳、綠波翻湧的麥浪,如今已全然被茫茫白雪溫柔覆蓋。

無垠的潔白仿若給大地精心披上一層厚棉被,平整而靜謐,恰似“戰罷玉龍三百萬,敗鱗殘甲滿天飛”所描繪的壯麗,偶有幾處田埂微微隆起,似是棉被上淺淡的褶皺,勾勒出大地原本的輪廓。

雪後的晴空湛藍如深邃的寶石,陽光毫無保留地傾灑而下,照在雪麵折射出細碎光芒,仿若灑落一地細碎銀鑽,恰似“日照澄洲江霧開,淘金女伴滿江隈”中那熠熠生輝的情境,耀得人睜不開眼,又為這素淨世界添一抹清冷璀璨。

夏先衍在山頂稍作停留,欣賞了片刻這難得一見的雪景,便帶著眾人下山,而後徑直奔赴保定市區。

在那裡,還有一處靈源之地等待著他們前往探尋,那是一個在近代史進程中有著重大影響力的地方——保定軍校。

保定軍校是華夏近代軍事教育史上成立較早、規模較大、設施較完備、學製較正規、門類較齊全的軍事學府,位於冀州省保定市東風東路。

它是清光緒二十八年(1902年)由政府投資白銀二十二萬三百零四兩,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袁世凱在引進了腳盆雞和漢斯國先進軍事科技和教育體製的基礎上創辦的,始稱北洋陸軍行營將弁、北洋陸軍速成武備學堂、陸軍速成學堂、陸軍軍官學堂、陸軍預備大學堂等。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最新小说: 一葉知秋:龍城故事 全家欺她孤女,她轉身嫁大佬 花好越圓 異界爭霸之星神 星際:被迫繼承療養院的餐廳 重生七零做惡女,拋夫棄子嫁軍長 久久雲和月 第四天災從不相信鋼鐵洪流! 從1984開始的淘金生涯 攜手校花來修仙帶領嬌妻去滅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