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章 東方欲曉_掌洞天福地,建人間仙國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218章 東方欲曉(1 / 1)

隨著眾人漸入修行佳境,那源源不斷的靈氣與造化之氣,持續不斷地朝著他們的身體湧去。

夏先衍則默默放出神識,仔細觀察著眾人的狀態。可以看出,這段日子以來,大家都未曾偷懶,每個人的身體在之前就已被靈氣滋養,基本修複完成了,如今所欠缺的,恰恰就是這更為難得、蘊含著神奇力量的造化之氣。

其實,即便沒有《引氣訣》,也是有辦法加快吸收靈氣的,這其中就涉及到華夏古代的個人修行法門了,華夏古代的先賢就給出了特彆好的修行方式。

儒家拿正氣來治理世間,道家靠清氣來調養自身,佛家把怨氣化解來整治內心。這是古人的處世之道,也是今人的修身之理。

修正氣,養清氣,化怨氣。

儒家講究養正氣,通過正心誠意、格物致知等方式,涵養一身浩然正氣,讓自身與天地間的正氣相呼應,以此來吸納靈氣;

道家追求修大氣,順應自然之道,心懷天地乾坤,以一種豁達、超脫的心境去感悟大道,進而從廣袤天地間攝取靈氣;

佛家側重於化怨氣,以慈悲為懷,化解世間嗔怨,達到內心的平和寧靜,在這種狀態下,也能更好地接納靈氣。

吸納靈氣這隻是三種修行方式最為基礎的,儒、釋、道三家的修行,更是修大道的法門。

雖然這三種修行方式比用《引氣訣》好的多,隻是呢,對於大部分人而言,這些法門實在是讓人無從下手,不知該從何處切入去修習。

信息洪流衝淡了師徒間口傳心授的莊重,人們奔波於職場、學業的賽道,儒家倡導的克己複禮、慎獨篤行等修身之法,往往被忙碌掩蓋,優秀的儒家文化因此蒙塵。

現代都市人被物欲裹挾、為壓力所累,雖偶爾也會踏入佛門淨地,尋求心靈片刻寧靜,但那短暫的參禪拜佛之後,又很快回歸到車水馬龍、功名利祿的追逐裡。

加上現代科學知識體係占據主流認知,因果輪回、業障福報等佛教教義理解門檻較高,使得它在大眾世俗生活裡,像是一處遙遠的精神避風港,而非日常的生活指引,仿佛與現世生活隔著一層紗幕。

當下工業化、城市化進程狂飆突進,人們熱衷於征服自然、改造環境以滿足發展需求,道家順應自然的生態智慧被擱置一旁;在功成名就成為普遍價值標尺的職場,道家淡泊名利、灑脫隨性的處世態度也顯得格格不入。山林道觀裡道士們修煉養生、感悟天地之道,山外的人們卻在名利場中疲於奔命。

科技日新月異,各類商品琳琅滿目,生活水平的提升讓人們對物質享受有了更高的期望。從追求更大的住房、更豪華的汽車,到向往時尚的服飾、高端的電子產品,物質目標一個接一個地出現在人們的生活清單上。

為了實現這些目標,人們每日奔波忙碌於職場,忙於應對各種工作任務、業績指標,將大量的時間和精力都傾注在了賺錢和消費之上。

在這樣的快節奏生活裡,心就像被上了發條一樣,時刻緊繃著,很難有片刻的安寧去翻開那些承載著儒、釋、道智慧的經典古籍,去深入領會其中蘊含的深刻哲理。

所以,相較而言,最簡單直接的辦法還是身處這靈源之地,畢竟此處濃鬱的靈氣,會讓身體自然而然地自主吸收更多,無需太過複雜的技巧,就能獲取靈氣滋養。

等待人們覺醒靈覺成為修行者後,心開始定下來。越來越多的人會意識到精神世界的空虛,在物質滿足之後,內心深處渴望著一種更深層次的寧靜與智慧。

當人們對物質的追逐逐漸回歸理性,就會重新發現儒、釋、道三家文化的獨特魅力,願意靜下心來細細品味其中的精髓,讓這些古老的智慧再次煥發光彩,滋養人們的心靈。

夏先衍感受到大家的身體都已經修複完畢,當下所剩之事便是補足造化之氣了。他心裡想著,照這樣的情形來看,想必經過這一晚上的修行,應該就能見到些成效了吧。

而夏先衍之所以大費周章地引來如此多的靈氣,也是有著自己的考量的。在紫府開辟的時候,需要海量的靈氣作為支撐。

往常的時候,大多是一點點、一部部地在體內慢慢積累靈氣,然後循序漸進、按部就班地去開辟紫府。但如今,想要加快這一進度,走一條速成之路,那就必須得利用更多的靈氣來助力了。

雖然消耗的靈氣翻倍,但速度會要快很多,在靈氣足夠的情況下,也就不用擔心這點消耗了。

看著一切正常,而星官仿佛有意識一般,供應的靈氣一直沒有中斷過,於是夏先衍也開始借助這些靈氣修行了。

他看看能不能一鼓作氣,晉升下一個境界。

不知不覺廣場到了封閉時間。熙熙攘攘人潮如同退潮的海水,迅速而有序地向四麵八方散去。

原本為烘托熱鬨氛圍而亮起的璀璨燈火,此刻在空曠的廣場上更顯寂寥,一盞盞孤獨地灑下昏黃光暈,勾勒出廣場雄偉建築的輪廓。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最新小说: 靈異奇說 開局上交核聚變,能給份工作嗎? 她又軟又乖 霸世崛起 穿成八零作精後,糙漢老公他超寵 重瞳葬仙:開局被挖瞳,終葬南城! 大唐,女帝為我瘋狂! 終鑰之主 末世列車,我靠預言讀檔成為榜一 詭又名神,神又名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