糜竺拿出陶謙的書信,說曹操圍城危急,希望孔融出兵相助。
孔融道:
“我與陶恭祖交情深厚,如今子仲親自前來,我豈有不去之理?”
“隻是曹操與我無冤無仇,先派人送書勸和為好。”
“如果不成,再起兵不遲。”
糜竺說:
“曹操倚仗兵力強盛,絕不會接受和解。”
孔融遂一麵調兵,一麵派人送信勸和。
正商議間,忽然傳報黃巾賊管亥率領數萬兵馬殺奔而來。
孔融大驚,急忙點本部兵馬出城迎敵。
管亥出陣,喊道:
“我知道北海糧草豐足,借一萬石便退兵。”
“否則,攻破城池,老幼不留!”
孔融怒斥:
“我乃大漢之臣,守護大漢之地,豈能給賊寇糧米!”
管亥大怒,拍馬揮刀直取孔融。
孔融部將宗寶挺槍迎戰,但交手不到幾個回合便被管亥一刀砍於馬下。
孔融軍大敗,紛紛退回城內。
管亥分兵四麵圍城,孔融心中憂慮,糜竺更是愁眉不展,難以言表。
次日,孔融登上城樓,遠望城外,隻見賊兵聲勢浩大,心中愈發憂慮。
忽然見城外一人手持長槍、騎馬殺入賊陣,左衝右突,如入無人之境,直衝到城下,大聲喊道:
“開門!”
孔融不認識此人,心中疑惑,不敢貿然開門。
賊兵追到壕溝邊,那人回身接戰,一連刺倒十幾名敵人,逼得賊兵後退不敢再近。
孔融見狀,急忙下令開門,將此人迎入城中。
那人下馬丟掉長槍,徑直來到城樓上,拜見孔融。
孔融問他姓名,他答道:
“我是東萊黃縣人,複姓太史,名慈,字子義。
家母多蒙大人厚恩。
某日前從遼東歸鄉省親,得知賊兵圍城,家母便說:
‘我屢受府君恩德,你應當前去相助。’因此我單騎趕來救援。”
孔融聽後大喜,原來他雖然與太史慈未曾謀麵,卻早聽說他是英雄豪傑。
因太史慈常年在外,家中老母居住在離城二十裡的地方,孔融時常派人送糧帛接濟,太史母感恩於心,才特意派慈來解圍。
當下,孔融以重禮款待太史慈,並贈予他鎧甲、戰馬。
太史慈說道:
“我願借精兵一千,出城殺敵。”
孔融勸道:
“你雖英勇無比,但賊勢甚盛,不可輕易出戰。”
太史慈答道:
“家母感念府君厚德,特派我前來解圍。”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