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勝:袁紹刻意收名聲,丞相則以至誠待人,這是‘德勝’。”
“第七勝:袁紹關心近處忽略遠處,丞相則無處不慮周全,這是‘仁勝’。”
“第八勝:袁紹聽信讒言而使內亂,丞相卻能杜絕浸潤之風,這是‘明勝’。”
“第九勝:袁紹的是非不分,丞相的法度嚴明,這是‘文勝’。”
“第十勝:袁紹虛張聲勢,不通兵法;丞相以少勝多,用兵如神,這是‘武勝’。”
“丞相具備這十條勝勢,擊敗袁紹並不困難。”
曹操聽後大笑,說道:
“若如先生所言,孤又何懼袁紹!”
荀彧在旁說道:
“郭奉孝的‘十勝十敗’之論,正與我愚見相符。”
郭嘉接著說道:
“雖然袁紹兵多,但又有何可畏懼呢!”
隨後又說:
“如今徐州的呂布,才是我軍的心腹大患。”
“如果現在袁紹遠征公孫瓚,我軍應趁他遠離後方之時,先討伐呂布,掃清東南的威脅,然後再圖袁紹,這是上策。”
“如果我們先攻袁紹,呂布必然會趁虛而入,進犯許都,其危害不小。”
曹操認同這一建議,便決定商議東征呂布的計劃。
荀彧建議道:
“可以先派人聯絡劉備,與其達成約定,待劉備回報後,再行動兵。”
曹操采納此計,一方麵派使者致書劉備,同時又厚待袁紹的使者,上奏朝廷封袁紹為大將軍、太尉,並兼任都督冀、青、幽、並四州,私下又密信袁紹道:
“君可出兵討伐公孫瓚,我必鼎力相助。”
袁紹得書後大喜,立即興兵攻打公孫瓚。
卻說呂布在徐州,每次設宴招待賓客時,陳珪父子總是大肆稱讚呂布的德行。
陳宮對此極為不滿,趁機會勸諫呂布:
“陳珪父子表麵阿諛奉承,實則心懷叵測,主公應當多加防備。”
呂布聽後大怒,斥責道:
“你無端進獻讒言,想陷害忠良嗎?”
陳宮無奈離去,心中歎息道:
“忠言逆耳,日後我們必將遭殃!”
陳宮一度想離開呂布另投他處,但又不忍心,更害怕被人恥笑,因而終日鬱鬱寡歡。
一天,陳宮帶著幾名騎兵去小沛附近打獵散心,途中忽然看到一名騎著驛馬的信使沿官道疾馳而過,形跡可疑。
陳宮心生懷疑,便棄了狩獵,帶人繞小路追上信使。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