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歎息道:
“諸位都是有輔佐明主的才能之人,不幸跟隨我劉備。”
“我命途多舛,連累了大家。”
“今日我自身都無容身之地,實在擔心耽誤了諸位。”
“你們為何不離開我,去投靠明主,獲取功名呢?”
眾人聞言,紛紛掩麵而泣。
關羽說道:
“兄長言重了。”
“昔日漢高祖與項羽爭奪天下,數次敗於項羽之手,後來在九裡山一戰功成,開創了四百年的基業。”
“勝敗乃兵家常事,怎能因此喪誌自毀呢!”
孫乾也勸道:
“成敗自有天命,不可因此灰心喪誌。”
“此地距離荊州不遠,劉景升(劉表)坐鎮九郡,兵強糧足,更何況他與主公同是漢室宗親,為何不去投靠他呢?”
劉備說道:
“隻怕他不肯接納我啊。”
孫乾答道:
“我願意先前往說服他,請他出城迎接主公。”
劉備大喜,立刻派孫乾連夜趕赴荊州。
孫乾到達荊州,入見劉表,行禮後,劉表問道:
“你隨劉備,為何至此?”
孫乾答道:
“劉使君是天下英雄,雖兵少將寡,但誌在匡扶社稷。”
“汝南的劉辟、龔都素無親故,卻也竭儘全力相助。”
“明公與使君同為漢室宗親,如今使君兵敗,正想前往江東投靠孫權。”
“我鬥膽進言:不可背親而向疏。”
“荊州的劉將軍禮賢下士,士人歸附如江水奔向東海,更何況同宗親近呢?”
“因此使君特意派我先來向您拜見陳述此意,懇請明公接納。”
劉表聽後大喜,說道:
“玄德是我的兄弟,我早就想與他相見卻無緣得見,如今他願意光臨,實在是我的幸事!”
蔡瑁卻進讒言道:
“不可!”
“劉備先追隨呂布,後事曹操,最近又投靠袁紹,但都不能善終,這足以說明他的為人。”
“若是接納他,曹操一定會發兵攻打我,徒然引來禍端。”
“不如斬殺孫乾,將其首級獻給曹操,曹操必定會更加重視主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