卻說魯肅和諸葛亮告彆了劉備和劉琦,登船前往柴桑郡。
二人在船中商議,魯肅對諸葛亮說:
“先生見到孫將軍時,千萬不可直言曹操兵多將廣。”
諸葛亮笑道:
“不必子敬多囑,我自有應對之策。”
船到岸後,魯肅請諸葛亮暫時在館驛歇息,自己先去見孫權。
當時孫權正在堂上召集文武官員商議大事,聽說魯肅回來了,立刻召他入堂詢問道:
“子敬前往江夏,探聽到的虛實如何?”
魯肅答道:
“已了解大概,還請容我慢慢稟告。”
孫權將曹操的檄文遞給魯肅說:
“曹操昨日派使者送來此文,我已經遣退了使者,如今正與眾人商議,但還未有定論。”
魯肅接過檄文觀看,大致內容是:
“我最近承天子之命,奉旨討伐罪人。”
“旌旗南指,劉琮束手投降;荊州百姓望風歸順。”
“如今我統領百萬雄兵,上將千員,想與將軍會師於江夏,共同討伐劉備,平定天下,同分土地,永結同盟。”
“希望將軍不要觀望,速賜回音。”
魯肅看完檄文後問道:
“主公的意思如何?”
孫權答道:
“尚未有定論。”
張昭說道:
“曹操擁兵百萬,打著天子的旗號征討四方,若拒絕他,有違天意。”
“而主公您能夠依仗的,是長江天險。”
“然而如今曹操已經占據了荊州,與我共享長江的險要之地,形勢已然不利。”
“依我看,不如歸順曹操,以保全江東,這是萬全之策。”
眾謀士紛紛附和:
“張昭之言,正合天意。”
孫權低頭沉思,沒有說話。
張昭見狀,又說道:
“主公不必猶豫。”
“如果歸順曹操,江東百姓可以安居樂業,江南六郡也可以保全。”
孫權聽後仍不表態,過了一會兒起身離席更衣。
魯肅隨行而後,孫權看出魯肅有話要說,便拉住魯肅的手問道:
“卿以為該如何?”
魯肅答道:
“剛才眾人所言,實在是深深誤導了將軍。”
“他們都可以投降曹操,唯獨將軍您不能投降!”
孫權問:
“為何如此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