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曹操與蔡邕曾是好友。
蔡琰先前是衛仲道的妻子,後來被擄到北方,在那裡生了兩個孩子,並創作了《胡笳十八拍》。
這首曲子傳入中原後,曹操十分憐惜蔡琰的遭遇,派人帶著千金前往北方贖回她。
北方的左賢王因為畏懼曹操的威勢,將蔡琰送還漢朝。
曹操隨後將蔡琰嫁給了董祀。
當天,曹操行至蔡邕莊園前,想起舊事,便命大軍繼續前行,自己帶著一百多名親隨下馬,前往莊園。
此時董祀在外任職,家中隻有蔡琰。
蔡琰聽聞曹操到來,連忙出門迎接。
曹操進入廳堂後,蔡琰行禮問候,隨即侍立在一旁。
曹操偶然看見牆上掛著一幅碑文的畫軸,便起身觀看,問蔡琰這是什麼碑文。
蔡琰回答:
“這是曹娥碑的拓本。”
“漢和帝時期,上虞有一名巫師叫曹,他擅長婆娑起舞,召喚神靈。”
“有一年五月五日,他喝醉了,在船上跳舞時掉入江中溺亡。”
“他十四歲的女兒曹娥,繞江哭了七天七夜,最終跳入江中自儘。”
“五天後,她的屍體浮上江麵,背著父親的屍體漂出水麵。”
“鄉人將她父女合葬在江邊。上虞令度尚上奏朝廷,為曹娥表彰孝行。”
“度尚請當時年僅十三歲的邯鄲淳撰寫碑文,邯鄲淳一氣嗬成,不假修改,人們無不稱奇。”
“我父親蔡邕聽聞後,前往觀看碑文。”
“由於到達時天色已晚,他在昏暗中用手觸摸碑文,細細讀過後,隨即在碑背書寫了八個字。”
“後來人們將這八個字也刻在了碑上。”
曹操讀了碑上的八字:
“黃絹幼婦,外孫虀臼。”
便問蔡琰:
“你能解釋這八個字的意思嗎?”
蔡琰答道:
“雖然是先父的手筆,但我實在不明白其中的含義。”
曹操又問身邊的謀士:
“你們中有人能解開這個謎嗎?”
眾人都搖頭表示不知。
這時,主簿楊修走出一步,說道:
“我已明白其中的意思。”
曹操說道:
“你先不要說,讓我再想一想。”
隨後辭彆蔡琰,帶著眾人離開莊園。
走了三裡路後,曹操忽然領悟,大笑著對楊修說道:
“你現在說說看。”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