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人有詩讚曰:
慷慨蜀中程祭酒,身留一劍答君王。
臨危不改平生誌,博得聲名萬古香。
慷慨悲壯的蜀中程祭酒,留下那把劍以答君王。
臨危不改一生誌,贏得了萬古流芳的聲名。
當時吳班和張南長時間圍困彝陵城,忽然馮習到達,告知蜀兵已敗,遂帶兵前來營救先主,孫桓才得以脫險。
張南和馮習正行進之間,前方吳兵殺來,背後孫桓從彝陵城衝出,兩方夾攻。
張南和馮習奮力突圍,但終究無法脫身,死於亂軍之中。
後人有詩讚曰:
馮習忠無二,張南義少雙。
沙場甘戰死,史冊共流芳。
馮習忠誠不二,張南義氣雙全;
在沙場上甘願為戰死,留名史冊,世代傳揚。
吳班突破重圍後,仍被吳兵追擊;
幸得趙雲相助,將其救回白帝城。
當時,蠻王沙摩柯單騎逃走,正遇周泰,兩人激戰二十餘回合,最終沙摩柯被周泰殺死。
蜀將杜路、劉寧等人紛紛投降吳國。
蜀營中的糧草和器械全無存餘,川軍將士,投降者不計其數。
與此同時,孫夫人在吳國,聽聞猇亭戰敗,誤傳先主死於軍中,便驅車來到江邊,遙望西方痛哭,最終投江自儘。
後人於江濱立廟江,並稱之為‘梟姬祠’。
有詩作歎曰:
先主兵歸白帝城,夫人聞難獨捐生。
至今江畔遺碑在,猶著千秋烈女名。
先主(劉備)兵敗歸至白帝城,夫人(孫尚香)聽聞災難,毅然舍命。
直到今天,在江畔還遺留著碑文,銘刻著她那千古烈女的名聲。
陸遜大獲全勝,帶領勝利的兵力向西追擊。
離夔關不遠時,陸遜在馬上看到前方臨山傍江,殺氣衝天,頓時勒馬回頭對眾將說:
“前方必有埋伏,三軍不可輕進。”
於是他撤退了十多裡,選取一個空曠地勢排成陣勢以防敵軍,並派哨馬前去探查。
回報說前方並沒有軍營,陸遜不相信,便下馬登高望去,殺氣又起。
陸遜讓人再次仔細探查,哨馬回來報告,前方依然沒有敵軍。
陸遜見太陽將落,殺氣愈加濃重,心中猶豫,命心腹再次去探查。
回報說江邊隻見一些亂石堆,並沒有人馬。
陸遜疑惑,便問土人。片刻後,幾位土人趕來。
陸遜問道:
“是誰將這些亂石堆成這樣?”
“為何這裡會有殺氣衝起?”
土人答道:
“這裡叫魚腹浦。諸葛亮當年入川時,曾帶兵到這裡,把石頭堆成陣形,至今常常有氣如雲從中升起。”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