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宮後宮臨湖殿,張婕妤正坐在蓮池邊的水閣裡鼓搗著麥粉和各種餡料,宮女蓖如從旁協助,主仆二人的臉上、頭發上都粘了不少麵糊粉料。看著張婕妤刻苦鑽研的樣子,蓖如的臉上寫滿了衷地的佩服,還有點小小的心疼。
“婕妤,您這又是何苦呢?做糕點果子這種事情,您隻需要動動口,剩下的交給尚食局的奴婢們去做就好了嘛。瞧您這一身弄得,好不容易上好的紅妝都花了。待會兒要是陛下突然宣召看您怎麼辦。”蓖如吐槽道。
張婕妤繼續擺弄著石杵碾磨著餡料,輕瞥了蓖如一眼,沒好氣地說:“你不懂。旁人做的糕點怎能和我親手做的相比?上次聽內侍監說陛下近來甚喜清飲菊花茶,這新茶自然是需要新果子來配的。”
“可是飲食的搭配講究滋味溫涼及分量調配,屬於他們尚食局食醫分內的事兒。您這樣隨便混合製備,能行嗎?”雖然蓖如很認可張婕妤的爭寵手段,但看上去似乎不太認可她的廚藝。
張婕妤又白了她一眼,用小勺取了少許她新試備的餡料嘗嘗,剛一入口自己就忍不住吐了出來,看樣子這件事兒光靠她自己確實不行。她飲了一口清水漱了漱口,對蓖如說道:“趕緊去把尚食局的食醫叫來一個。省得待會兒我再把自己給試出個好歹來。”
太極宮尚食內院,程子芩正跟著司膳在尚食局內熟悉各司事務。司膳向她介紹道,當朝其實設置有兩個尚食局,一個是專管後宮食飲的內侍省尚食局,主要負責皇後和後宮一乾人等的膳食事務。還有一個是專供前朝膳食的殿中省的尚食局,主要負責皇帝飲食和前朝設宴、百官賜食等事務。當然了這兩個尚食局的工作內容也經常出現交叉和重疊,有不少時候需要互相協作。所以,這內侍省尚食局的大領導杜尚食和殿中省尚食局的老大韓奉禦便是亦敵亦友又非敵非友的關係。
由於按照內宮的品階製度,杜尚食雖是女流之輩但卻官居正五品,一點也不虛依前朝品階製度而定為正五品下的男官韓奉禦,所以這兩人便在工作的交集中經常呈現出互相不服、頻頻摩擦的狀態。俗話所說的“男女搭配、乾活不累”在他們這裡一點也不適用。這大概就是最早的男權和女權“同位鬥爭”的體現了吧。
程子芩摸了一把額頭,還好自己就隻是個內侍省尚食局僅負責膳食營養搭配的小小食醫,不出意外的話,基本上也不會涉及到要和殿中省尚食局裡的人打交道的機會。前朝和後宮的膳食最大的交集就在於皇帝一人,說白了就是皇帝隻有一張嘴,但卻在兩個鍋裡都能吃。所以她除了經營好本職工作以外,就稍微額外留心一下皇帝的飲食就可以了。
內侍省尚食局由杜尚食統一掌管後宮膳飲相關的所有事務,下轄四司,分彆是負責膳食烹煮和糧炭統籌等主要事務的司膳,負責酒水飲品的司醞,負責後宮醫方的司藥,以及負責宮女、內侍等宮人膳食、薪炭事務的司饎。四司分工不同,其中以司膳為首,而各司又分置“司”以下的“典”、“掌”等各級女官負責具體事務的分管和指導低級宮女的具體執行,並有女史從旁輔助完成相關的文案工作。
除了四司以外,尚食局還設有食醫數位負責在膳食營養、滋味的調配上給出指導性的建議。所以程子芩給自己食醫這個身份貼金為“大唐營養師”。要說這隋唐王朝後宮的“六局二十四司”的後勤管理製度比起前朝的“三省六部一台五監九寺”的政府管理體製以及“十六衛”的國防與宮防的軍備力量設置來一點也不遜色。
“炎黃子孫的祖先果然智慧不俗。”程子芩正在心裡默默感歎著,典膳走上前來向司膳彙報,臨湖殿的張婕妤來宣召一位食醫到府一敘。
“可知為何?”司膳警惕的問。
典膳答:“據說是和研製配菊花茶的新糕點有關,具體尚未可知。”
說完,典膳和司膳齊齊看向程子芩。從聽到“菊花茶”三個字開始,程子芩就知道這任務自己是跑不脫了。隻是沒想到她在入宮後要服務的第一位嬪妃竟然是在曆史上和秦王李世民搶土地的張婕妤。這位張婕妤連戰神李世民都不怵,真不知道是個怎樣驕橫的後妃。程子芩又擦了擦額頭,接收到司膳和典膳投來的鼓勵目光,一臉視死如歸地跟著臨湖殿來傳話的宮婢去了。
“婕妤,尚食局的程食醫到了。”
宮女通傳之後,程子芩邁開步子一步步走進水閣。張婕妤抬頭一看到程子芩道人打扮的模樣,瞬間笑開了花。
“哈,這麼巧?看來我今天的新果子有戲了。”張婕妤笑道。
由於程子芩道醫的身份,皇帝李淵特許其繼續著道人服飾入住三清殿修行,同時兼任內侍省尚食局食醫一職即可。這一份殊榮可不是隨隨便便那個小人物就可以獲得的。畢竟能單獨入住三清殿和去擠尚食內院的集體宿舍可不是一個概念,上一位被準予入住三清殿的無官無品的庶民還是當年立有“密傳符命”之功的王遠知道長呢。所以,從程子芩入宮的那一刻開始,幾乎整個後宮的人都知道了她的存在。現在估計也就隻有她自己還天真地以為自己是一個可以隨時隨地隱身的小角色。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