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雨綿綿,薄霧籠罩人間。
三月下的襄陽濕氣很重。
“鑠公子他們去往江夏、豫章、廬江、九江、廣陵等郡任職,公子是想通過征討江東一役,來磨礪鑠公子他們?”
內院,小亭。
賈詡跪坐在錦墊上,身前茶盞冒著熱氣,看著身倚憑幾的曹昂,講出心中所想,說實話對曹昂的這次調動,賈詡是有些心驚的。
曹昂沒有因為跟曹鑠、夏侯衡一行的特殊關係,就對他們有特殊的照顧,相反他們去往的地方,都是有一定威脅與危險的。
明眼人都能看出來,這是曹昂要更進一步曆練他們。
要說照顧也有,曹鑠他們去往的地方,都是比較容易獲戰功的地方,而在曹昂麾下的諸軍各部,想要晉升就必須有戰功傍身,這是誰都無法免俗的。
現在機會有了,能不能抓住就看他們自己了。
“是的。”
對賈詡所問,曹昂沒有隱瞞,“與江東的一戰,不是在建安八年,就是在建安九年,這個時間不能再向後拖了。”
“拖的越久,反倒對我軍越不利。”
“真要叫孫策橫掃江東治下山越各部,依著孫策的脾性,定然會吸納大批山越精壯參軍的,到時兩軍征伐下來,我軍傷亡定然不小。”
“跟江東的一戰,學生希望子斌他們能憑功晉升,待到那時,一部分會留在江東各地鎮守,一部分調往建平、西城、房陵、南陽等地。”
“一旦學生傾覆掉富春孫氏在江東勢力,就會在一段時間後歸許,後續涉軍征伐,學生即便統兵,恐也是以北為主,不過在一統之下,我曹氏子弟,還有與曹氏相近的夏侯一族,必須要多參與才行。”
講到這裡,曹昂停了下來。
曹鑠、夏侯衡一行的涉軍之路,曹昂從最初就規劃好了,在這期間曹昂根據形勢變化進行調整,到現在已然明確。
先參與征伐江東一役,後參與征討益州之戰,但凡是開竅的,有能力的,勢必會通過這兩場大規模征戰,積攢足夠的戰功,在軍中徹底站穩腳跟。
待到那個時候,曹氏、夏侯兩族子子弟,就能調往各地任職了,這期間不管是對外展開攻勢,亦或是對內進行軍改,他們都是曹操、曹昂父子倆的倚仗與擁躉。
今下的曹昂,考慮的已不是一城一地的得失,而是整個天下的種種。
軍改必須是要貫徹落實的。
可曹昂不可能到各個地方,去主抓對應的改革,他隻能在一個地方,把控著大方向,如此就需要有人進行延伸。
按著曹昂所想,他招攬的那批將校,曹氏、夏侯兩族子弟,就是他全麵推動軍改的根本所在。
因為都打上了曹昂的烙印,所以他們隻有沿著曹昂所指方向前行這一條路可以走。
‘全麵推動軍改的曹軍,將是這天下何其強大的存在啊。’想了很多的賈詡,表麵沒有變化,心裡卻暗暗感慨起來。
在曹昂麾下這幾年,賈詡是能看出曹昂的雄圖壯誌的。
這跟他遇到的很多諸侯,再或是彆的群體,是有著本質區彆的。
曹昂想的從不止是已知的一畝三分地,在他的內心深處,是想打出去的,是想將一切威脅安定的隱患,全都給拔除乾淨的。
困擾西涼的羌亂,威脅北疆的南匈奴、鮮卑、烏丸等族,這都是要征服的,唯有征服,才能使邊疆安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