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派係之爭,不管在任何時期,亦或在任何勢力,再或在任何人下,都無法得到扼殺或鏟除。
唯一行之有效的就是製衡。
有很多事,曹昂要未雨綢繆。
尤其是因為他強勢崛起,才出現的一些苗頭或現狀,如果他不乾涉或布局的話,那是會引發嚴重動蕩的。
眼下還不算太過明顯。
曹操麾下各派跟曹昂麾下各派,尚未有直接矛盾或衝突,再加上他們是因為曹操或曹昂的緣故,才得以有今下地位與權勢的,故而在曹氏這一大環境下,沒有出現其他諸侯勢力發生的內耗內鬥。
沒機會啊。
內部有許都聚集的漢室老臣,漢室宗親兩大特殊群體,外部有著還算多的諸侯勢力割據,這使得被提拔到對應位置的文武,主要精力全都圍繞內外威脅轉動。
這一時期下的曹氏,其實是處於良性競爭狀態的,在曹操麾下的文武,在曹昂麾下的文武,都鉚足了一股勁兒,想要取得更突出的成績與表現,繼而在曹氏持續擴張下,能夠穩步跟上步伐一起進步。
可是等到在北的汝南袁氏,在南的富春孫氏,真被曹操曹昂父子倆解決掉,外部威脅減弱了,曹昂踏上返回中樞之路,因為曹昂的這一動,會導致某些事也跟著變。
中樞的位置畢竟是有數的,漢室老臣、漢室宗親占了一部分,最早追隨曹操的要占一部分,這其實就已分的七七八八了,可曹昂要回到中樞,肯定是要占一部分的,這樣他的權勢才能確保好。
對於這點,曹操也是認可了。
作為他的嫡長子,真要是從地方返回中樞,肯定是要一些人在對應位置的,不然其影響力怎樣形成?
矛盾就這樣出現了。
曹操曹昂父子倆覺得沒啥,是應該這樣做的,可問題是位置就那麼多,誰留下,誰離開,就成了大問題了。
所以曹昂要提前布局。
給曹植、曹衝、曹震這些今後要從政的弟弟尋得良師,不止是為他們的未來鋪路那樣簡單,這背後還是有彆的謀劃的。
政治就是這樣複雜。
曹昂從就任南陽太守以來,對外維係的形象是完美的,這既是曹昂的優勢,同時也成了曹昂的劣勢。
在地方,你曹子修能做的很好。
回中樞,你曹子修同樣要做好。
做不好就會被人詬病。
“兄長,孔明,你們這是給了某一個大大的驚喜啊,哈哈……”
曹昂爽朗的笑聲,打破了書房的平靜。
在旁站著的典滿、許儀相視一眼,眸中無不閃過一絲詫異之色。
在自家公子身邊侍立多年,他們深知曹昂的脾性,眼前所擺放的這些軍器甲胄,顯然是能帶來非凡意義的!
曹昂的目光,掃過眼前一件件軍器甲胄,內心是難掩激動的,這些冷兵器巔峰的出現,意味著曹氏軍力將再上一個新台階。
這些軍器甲胄,凝聚著無數工匠的智慧與心血,如果可以實現量產,這占據的優勢就太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