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子,亮準備了一些方略。”
在曹昂深思之際,諸葛亮將陌刀放下,隨即掏出一份公函,遞到了曹昂跟前,“對於軍器局而言,甚至是船舶司,需要從快解決的,是與州郡縣對應的構架。”
“在襄陽的軍器局,船舶司,不能再像過去那樣,東抓一把,西抓一塊,而是應站在更高的位置,去統籌抓好在各州籌建的軍器局,船舶司分司。”
“保密的確要做好,這是軍器局,船舶司的根基所在。”
“但是兩處的發展,應著眼於荊豫徐揚四州治下,不同的地理位置及環境,做出對應的調整才行。”
曹昂接過公函,表情正色的翻閱起來。
諸葛亮寫的這份方略,不止是簡單的涉及軍器局、船舶司兩處,還把軍屯學,軍屯管理都牽扯其中了。
甚至以此為引,為後續調改軍屯謀定了基礎。
當然這前提是先將軍器局、船舶司的事做紮實才行。
曹昂眼中閃過一絲讚許。
人與人的差距,就是在這裡體現出來的。
曹昂深知,諸葛亮的這份方略,不止是著眼於當下那麼簡單,更是為今後進行了布局,畢竟軍工體係不可能隻局限於某些地方,眼下曹氏所轄地盤,是在黃河及長江沿岸,可以後呢?
這控製的地盤更多。
倘若隻局限於一些地方,等到將來需要大規模換裝時,難不成就靠這些地方進行運轉,這不是在浪費資源和時間嗎?
曹昂合上公函,深吸一口氣,看向諸葛亮道:“既然孔明有此方略,那就放心大膽的去推行,該怎樣做,孔明自行決斷即可。”
諸葛亮的表情變了。
他沒有想到曹昂會給他這等信任與權限。
講一句不好聽的話,如果他真要從中做些什麼,這是會對曹昂,甚至是曹氏,產生深遠影響的。
隻是諸葛亮哪裡知道,曹昂是以此來收他的心。
諸葛亮是可以做些什麼,但這對他本人,對諸葛一族,又有什麼好處呢?
曹昂就是要叫諸葛亮明白,對於他信任的人,他是無條件支持的,哪怕是需要耗費大量錢糧,但隻要能見到對應成效,那他一定會全力配合的。
“不過孔明,某需要一個期限。”
曹昂盯著諸葛亮,繼續道:“畢竟就今下的形勢,跟江東那一戰恐長不了。”
“一年,亮能使軍器局,船舶司有變化。”
聽到這話,諸葛亮表情正色,看向曹昂道:“能滿足部分軍需所求,兩年,不管公子需要多少,軍器局、船舶司能按期交付所需部分,前提是公子能滿足軍器局、船舶司一應所需。”
“好!”
曹昂拍手說道:“那某就拭目以待了!!”
鬥誌,在諸葛亮心底生出。
他也很想看看,在他的執掌下,軍器局、船舶司到底能有怎樣的變化,而在此基礎上,與之相對的軍屯學及軍屯,又能帶來怎樣的改變……
喜歡我的父親是曹操請大家收藏:()我的父親是曹操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