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
尚書台,吏部曹。
周尚麵露驚疑,看著手中的公函,上麵的內容,讓周尚有些心驚,這舉止使堂內幾名屬官驚詫之餘,彼此投去了探尋的目光。
周尚深吸了一口氣,抬眼掃過堂下眾人,遂起身朝堂外走去。
“這是出什麼事了?”
“不清楚啊。”
“看起來事情不小,不然尚書斷不會如此。”
“莫非是丞相府遞來的?”
周尚前腳剛離開,幾名屬官就湊到一起低聲議論起來。
彆看幾人,是吏部曹的屬官,可出身都不簡單,甚至有些族中長輩,是在朝擔任要職的。
周尚就任吏部曹尚書不長,其舒縣周氏的出身,使其在這個位置並不難做,在朝也是有一定影響力的。
這點比蔡瑁、蒯越、張允他們要強不少。
門第,看不見摸不著,但卻真實存在。
作為漢室的權力中樞,這股風氣比任何地方都嚴重。
“荀令君。”
周尚的聲音,在尚書令署外響起,叫伏案忙碌的荀彧抬起頭來。
荀彧眉頭微蹙,心中卻在思量。
他怎麼來了?
周尚出任吏部曹,這是曹操的意思,按荀彧所想,因其侄周瑜投效孫策,出於一些考慮,即便要對周尚授職,理應避開要害,更彆提還是尚書台這等要處。
但曹操並沒有這樣做。
周尚進尚書台,任吏部曹尚書,是曹操深思熟慮後才定下的,這是對其的一種補償,是在給曹昂擦屁股。
曹昂在襄陽坐鎮,以征東將軍節製荊豫徐揚交五州,這前後推行的諸策眾規,不可避免的影響到不少群體的權益。
這其中,有些是做了什麼,有些卻什麼都沒做,前者被曹昂揪出來,下場都不怎麼好,畢竟他們的舉止,威脅到了荊豫徐揚等地秩序安穩。
而後者,雖說在亂局中選擇沉默、觀望的人,但他們的情緒還是要安撫的。
除了周尚以外,還有蔡瑁、蒯越、張津等人,得到了對應的晉升。
中樞的權力分屬,比在地方更要複雜。
尤其是受曹昂的影響,自荊豫徐揚交五州之地,有一批批在本地名望頗高的被調去中樞任職,或許在過去,他們在許都無論是影響力,亦或是話語權,都是徘徊在邊緣的,在本地有名望,有影響,不代表出了本地還是這樣。
而如今情況變了,一個是曹氏根基不斷變強,此消彼長下,漢室宗親及老臣的影響,就顯得日漸式微了。
對於這兩股勢力,他們肯定不願看到自己的影響力被削弱,不然的話,自身利益及宗族利益該如何確保?
這就使他們在暗中開始拉攏。
在這種態勢下,看似是升遷,實則是驅逐的舊派群體,就被他們之中的一些人給看上了,這在先前是絕不會發生的。
奈何造化弄人。
這種事情是在私下進行的,表麵上看不出任何異動,但暗流早已湧動起來,不過曹操似有所察覺了,所以就做了些舉止。
政治就是這樣,是在不斷妥協下尋求突破的。
周尚步入署中,在荀彧的注視下,拱手行禮,神色凝重的說道,“荀令君,此函事關重大,下官不敢擅專,特來請示。”
聽到這話,荀彧眉頭皺的更緊。
到底是怎樣的公函,竟能叫周尚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