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深秋,洛杉磯比弗利山莊。
林秀站在永仁集團總部大廈前,仰望著這座玻璃與鋼鐵構成的巨獸。
二十八層高的大樓在陽光下閃閃發光,像一把插入洛杉磯心臟的利劍。
她緊了緊米色風衣腰帶,手心滲出細密的汗珠。
“林小姐,董事長正在等您。”穿著阿瑪尼西裝的華裔助理彬彬有禮地引導她進入專用電梯。
電梯無聲上升,林秀透過鏡麵牆壁打量自己……
三十歲的麵容保養得當,香奈兒套裝襯托出窈窕身材,看不出半點當年偷渡船上那個狼狽女孩的影子。
隻有她自己知道,左肋下那道被海岸警衛隊子彈擦過的疤痕,至今會在雨天隱隱作痛。
“叮”的一聲,電梯停在頂層。
助理推開沉重的紅木大門:“董事長,林小姐到了。”
陽光從落地窗傾瀉而入,蘇寧站在光影交界處,黑色西裝勾勒出挺拔輪廓。
他轉身時,小指上的翡翠戒指閃過一道暗芒。
“阿秀,好久不見。”他微笑著用閩南語問候,聲音像陳年威士忌般醇厚。
林秀恍惚了一瞬。
三年前在悶熱的貨艙裡,就是這個聲音鼓勵她撐過最後十二小時的航程。
那時的蘇寧還是個和她一樣的滿身魚腥味的偷渡客,如今卻已是坐擁商業帝國的“董事長”。
“蘇大哥現在是大人物了。”她刻意用了當年的稱呼,將愛馬仕手袋放在真皮沙發上,“我在報紙上看到永仁集團的新聞,特意來祝賀。”
蘇寧示意助理退下,親手為她斟茶。
紫砂壺中流出琥珀色的液體,茶香在空氣中彌漫。
“聽說你最近打贏了官司?麥克家的房子歸你了?”
林秀的指尖在茶杯上微微一頓。
兩年零四個月的遺產爭奪戰,麥克家族聘請的律師幾乎把她逼到絕境。
那些深夜獨自在廉價汽車旅館哭泣的日子,那些被記者圍堵追問“是否謀殺親夫”的噩夢,此刻都凝結成茶杯表麵的一圈漣漪。
“美國法律很公平。”她抬起描畫精致的眼睛,“隻要證據充分。”
兩人相視一笑,都從對方眼中讀出了未儘之言。
當年同船的眾多偷渡客中,活下來的不過半數。
能在這片新大陸站穩腳跟的,誰手上沒沾點臟?
“我記得你在船上說過,想來美國當醫生。”蘇寧啜飲著茶,狀似隨意地問,“現在實現了麼?”
林秀從手袋中取出一張燙金名片推過桌麵:“改行了!開了一家美容院!‘新世界美容spa’,在聖蓋博穀有兩家分店。”
d字樣……
醫學博士,這是她用麥克的遺產買來的頭銜。
蘇寧挑眉:“看來麥克先生給你留下的不止房子。”
“合法婚姻該有的權益而已。”林秀的指甲輕輕刮擦著杯沿,“倒是蘇大哥的生意越做越大,連貝裡尼家族的海運線路都……接手了。”
她故意在“接手”二字上咬了重音。
辦公室突然安靜下來。
落地窗外,一架直升機正掠過洛杉磯上空,螺旋槳的轟鳴聲像遠方的雷鳴。
“阿秀,”蘇寧慢慢放下茶杯,“你來找我,不隻是敘舊吧?”
林秀忽然笑了。
她起身走到窗前,俯瞰城市全景:“誤會了!我真的就是想和老朋友敘敘舊。”
“後悔嗎?”
“什麼?”
“要是不來美國,你或許已經在國內結婚生子了。”
“洛杉磯可是人人向往的天堂,我怎麼可能會後悔。”
“但是國內的發展速度才是最快的。”
“或許以後的華夏會非常的繁榮,但現在……”
蘇寧的眼神變得若有所思起來。
三秒的沉默後,他突然大笑起來:“不愧是阿秀!當年在船上我就看出你不簡單。”
他拉開辦公桌抽屜,取出一份文件,“看看這個。”
文件上是“東方明珠”連鎖超市的擴張計劃,標注著紐約、芝加哥等地的黃金地段。
林秀快速瀏覽著數字,心跳加速……
這些店鋪的預計年利潤後麵都跟著至少六個零。
“我需要可靠的人管理東海岸業務。”蘇寧的聲音近在耳畔,溫熱的呼吸拂過她耳垂,“你在紐約有房產,這兩年又學習了美國法律……慮合作嗎?”
林秀凝視著文件上紐約第五大道的店鋪設計圖,那裡距離她新購置的公寓隻有三個街區。
三年美國生涯教會她最寶貴的一課:在這片弱肉強食的土地上,要麼成為掠食者,要麼淪為獵物。
“為什麼選擇我?”她聽見自己問。
蘇寧的手指劃過她的手背,翡翠戒指冰涼如蛇:“很簡單!我相信你有幫我的價值。”
窗外的陽光突然變得刺眼。
林秀意識到自己正站在懸崖邊緣,往前一步或許是萬丈深淵,也可能是通天坦途。
她想起昨天在美容院洗手間隔間裡,聽到兩個華人員工議論永仁集團的“海運事故”……
三個工人失足墜海,屍體至今未找到。
“成交。”她聽見自己說,聲音遙遠得像另一個人。
蘇寧的笑容擴大了。
他按動桌下的隱藏按鈕,辦公室側門滑開,露出一個小型酒窖。
“喝一杯慶祝?82年的拉菲,貝裡尼船上的‘戰利品’。”
林秀跟著他走向酒窖,高跟鞋在大理石地麵上敲出清脆聲響。
在陰影籠罩過來的瞬間,她忽然回頭看了眼陽光燦爛的窗外……
那裡有一隻海鷗正掠過天際,像極了三年前在偷渡船上空盤旋的那隻。
……
1993年,洛杉磯,永仁集團總部
蘇寧站在落地窗前,俯瞰著洛杉磯港的集裝箱群。
永仁海運的貨輪正緩緩駛入泊位,甲板上堆滿了來自中國的廉價商品……
玩具、服裝、小家電,它們將被運往全美的“東方明珠”超市,變成滾滾現金流。
“蘇總,這是上季度的財報。”財務總監林安娜遞上一份文件,“零售增長12,海運利潤穩定,但……市場快飽和了。”
蘇寧沒有回頭,隻是輕輕摩挲著小指上的翡翠戒指。
“美國人都在買什麼新東西?”他問。
、蘋果、康柏,現在每家每戶都想買pc。”
蘇寧的嘴角微微揚起。
“那我們接下來就賣pc。”
1993年,矽穀,賽博科技公司
理查德·吳瞪著眼前的華人訪客,冷笑一聲:“永仁集團?你們不是賣雜貨和跑船的嗎?懂什麼叫微處理器?”
蘇寧的助理周彼得保持著職業微笑:“吳先生,我們願意以市場價收購賽博科技,並保留您的技術團隊。”
“放屁!”理查德拍桌而起,“我的公司值5000萬!你們出2000萬就想吞掉?做夢!”
周彼得沒有多說廢話,隻是從公文包裡抽出一份《洛杉磯時報》,頭版赫然是永仁海運收購太平洋航運的新聞,配圖是前太平洋航運ceo的遊艇爆炸現場。
“市場價是會變的,吳先生。”陳誌明輕聲說,“尤其是……意外發生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