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陽說完,諸葛亮徹底沉默了。
事實上是範陽的話,讓他完全挑不出來毛病。
雖說範陽顛覆了他隆中對三分天下的大計,但同理,他也找到了更好的策略。
那就是先滅吳,再伐魏。
這話聽起來似乎非常簡單,但如果不是範陽的“出道”,這幾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諸葛亮默默的看著範陽,心中不禁對範陽有了幾分欽佩。
這個少年人仿佛是橫空出世的天縱之才,他的身上仿佛蘊含著神秘的力量,這股力量強大到可以扭轉乾坤,肅清寰宇!
也許,他是對的。
見諸葛亮不再說話,範陽意識到,自己的那番話成功的說服了諸葛亮。
尤其是最後的那番話,範陽說的滴水不漏。
他還記得“隆中對”,諸葛亮曾經對劉備說的那番話。
其中一句是這樣說的——“孫權據有江東,已曆三世,國險而民附,賢能為之用,此可以為援,而不可圖也。”
是的,在當時的諸葛亮眼中,孫權繼承父兄基業,已曆三世,國險民附,賢能為之用……
隻可為援,而不可圖。
也許剛剛的諸葛亮也是這樣的看法。
但範陽的話,無疑是告訴諸葛亮,孫權的賢能幾乎快死沒了,剩下的不是張昭這個“帶投大哥”就是本土士族等“投降派”……
有能力與他們一戰的隻剩下了陸遜。
而且,現在的孫權,也徹底不可能再做盟友了。
即便暫且放過他,孫權也不會甘心,極大可能會再次“背刺盟友”……
所以,當前隻剩下了一條路,那就是“圖江東”,滅孫權!
況且,關於這個問題,曆史已經給了最好的答案。
孫權想重新成為季漢的盟友,隻有打贏“夷陵之戰”,把劉備熬死,再與諸葛亮為代表的季漢集團簽訂互不侵犯條約。
這個前提是,孫權必須是戰勝的一方。
但因為範陽的存在,孫權不可能獲勝,他的路目前隻有一條,那就是失敗!
沒有辦法,遇上了範陽的孫權,隻能在未來自認倒黴。
作為穿越者,範陽的優勢非常明顯,“全知全能”“通曉曆史”“精通現代的戰法戰術”“擅長搏擊”“具有開拓創新的能力和精神”……
勝利,是遲早的事。
一統天下,也隻是時間問題。
“好!適才子煜所言,正合朕心!”
劉備欣慰的笑了笑,隨即轉頭望向孔明,笑吟吟道:“丞相,果然是後生可畏吧?”
諸葛亮搖著羽扇,苦笑一聲道:“後生可畏,臣心悅誠服。”
又說笑幾句,劉備下令,明日大軍開拔,向沙羨進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