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黴菌的培育穩步進行中。
將碳源和氮源維持在大概的三比一比例,然後添加一小撮草木灰裡麵重結晶出來的鉀鹽或者井鹽裡麵熬製出來的井鹽,都是合適的比例。
但是即便有容枕嵩女士這樣優秀的生物科學家做指導,有著令行禁止的戰士們聽從指揮。
這一批瓜果上提取的青黴,還是有許多成長艱難的情況出現。
歸其原因,還是在於生長發育過程中,培養溶液的成分是會隨之變化的。
如果有過多的、或者強力的雜菌汙染了進來,以青黴菌的能力根本難以抗衡。
又或者,就算健康存活下來,培養溶液也是要定時補充成分和維持好酸堿平衡的。
甚至比現世中還要困難的麻煩,也是隨之而出現。
比如,都說馬無夜草不肥,事實上,養殖兔兔的時候,也最後遵循著多次少量,嫩草乾草兼而有之的喂食方式。
而生長快速、產子加速的長耳鼠,就更是需要每天更加高頻率的投喂。
那麼青黴菌呢?
在青黴菌如同陸九淵所預料的那樣,也同硝化菌一樣有了在“人”參與其中,為“人”服務的時候,就會以【有這麼高速生產的機械進入】的情況出現之後。
那麼青黴菌培養的種種缺點,自然也是翻倍了許多。
靜置一夜之後,就已經到了需要補充營養和調節自代謝廢物導致的酸堿度變化的時候。
而這就讓大夥都犯了難。
多起來幾次,像喂夜草一樣補充營養成分是沒多大問題的。
但是,青黴菌需要的是一個67的弱酸環境。
該如何測定ph值呢?這裡可沒有ph試紙這麼方便的東西。
就連調節也是個大問題吧。
對此,陸九淵倒是搖了搖頭,“如果是調節的話,其實是沒有問題的。”
陸九淵提到的調節,自然是過堿了就加醋,過酸了就加草木灰水。
對於已經同步開始研究酵母菌、醋酸杆菌、乳酸菌的他們來說,將醋製作出來並不是很遙遠的日子。
青黴菌能夠一夜就需要補充成分,沒道理同樣不正常的酵母菌和醋酸杆菌的酒和醋一夜釀不出來。
草木灰水更是用每日營火的殘渣都能製作。
但是問題的重點在於顯示,哪怕精確的顯示做不到,一個大概的標注也是可以的。
“沒有試紙,但是我們可以找一些天然的物質來大致顯示和調節酸堿度。”
回顧了相關的知識,容女士很快提出來了一個想法。
植物花瓣指示ph值法,是利用各種植物內天然成分來作為ph指示劑使用的方法。
陸九淵所知道的,就有牽牛花。
顯色和紫色石蕊差不多,酸性條件下是紅色,中性條件下是紫色,堿性條件下是藍色。
除此之外,還有紫甘藍遇酸變紅遇,堿變藍;火龍果的皮遇酸變無色,遇堿變黃色;月季花玫瑰花的其他變色等情況。
“這裡沒有相關的植物吧。”
但是容枕嵩女士卻依據界門綱目科屬的遠近親疏,列出來了一大份名單。
“才不隻是花瓣呢,隻是花瓣之中顏色鮮豔,所以自帶很明顯的顏色和相關的色素成分,如果這些色素成分正好是對酸堿敏感的化學物質,那麼一旦發生反應,就會有更顯眼的變化和褪色而已。”
“陸小同誌所舉的幾樣植物例子,在它們的同屬甚至同科裡麵,成分依舊是存在的,依舊是可以變色的,隻是不如這幾樣例子顯眼。”
“那麼推己及臨近種屬的話,糖蘿卜、藍莓、胡蘿卜、櫻桃、飛燕草花瓣、天竺葵花瓣、葡萄、七葉樹的葉、繡球花、洋蔥、牽牛花花瓣、歐洲櫻草、罌粟花瓣、紫牡丹、紅葉卷心菜、紅蘿卜、大黃、玫瑰花瓣、草莓、百裡香、薑黃……”
“怎麼樣,有相關的植物嗎?”
這一次,就輪到炊事員和外出采集的同誌們興奮起來了。
“在外麵隔著一段距離,是能夠找到一種野生的莓果的,隻是還沒有引種到種植區的計劃。”
(原版就有莓果(野生)草莓(種植),查完資料感到很驚喜了,草莓酸堿指示劑實驗,啟動)
……
因為原材料隻有一小批瓜上的青黴,所以僅有的實驗批次機會也就隻有一次。
時間上要抓緊,要趕快處理好這一批青黴菌的正確安全的培養。
故而,雖然部落民們告知了他們往南方走一走,就能找到很多花卉,也不是他們現在能夠選擇的東西。
用搗碎的莓果的變色來作為一種基礎的酸堿指示劑,將現在的第一批也是目前唯一的一批實驗培養溶液保護下來,才是該做的事情。
酸堿調節好了之後,還缺少的另一樣東西就是活性炭。
現代的活性炭那麼高的條件,他們自然是做不到的。
但是燒炭、洗灰、破碎,而且還過蒸汽以保證足夠的疏鬆多孔,還是可以勉強完成的。
“雖然達不到活性炭粉的標準,但是這應該也算是——較為疏鬆多孔的級彆了吧。”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