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的傳遞速度,往往是一種技術力。
說,能夠通過嘴巴來連接心和心;
畫,最開始是寫實的,能夠將眼睛看到過的東西跨越時空地留給後麵任何一個看到圖紋的人;
到後麵,畫變成了字,字又有了寫;
畫也逐漸從發展到越來越像,和越來不像,雖然陸九淵難以理解,但是美術賞析的課堂上,還是有著許多天賦異稟的同學,能夠從畫中體會到情緒的激蕩。
這些都是基礎傳遞的技術力的逐漸提升。
而當這種提升的速度越快,細節越多,就能實現更好的,也許令人想不到的未來。
雖然有些東西可能已經融入了生活中,所以不容易讓人們察覺到。
但是請仔細想一想,天南地北,甚至國內國外的人,都可以通過手機或者電腦設備,在一起玩遊戲和看直播,甚至超過幾十毫秒延遲就要罵娘的時候。
想一想古希臘的斐迪庇第斯,為了傳遞【勝利】這一個單詞,而跑到死亡的故事。
假設沒有信息傳播速度的提升,人們該如何在毫秒單位裡麵,同步地為天南海北的每一個人,告知他們位置信息、顏色變化、聲音信號呢?
哪怕是成了神的斐迪庇第斯也做不到吧。
通過這些案例,我們就能知道,基本上延遲同步地一起玩遊戲;或者基本上同步地看到主播的動作畫麵和彈幕互動,聽到主播的聲音,所需要的就是快速、準確而全麵的信息傳遞。
而常規來講,這樣的技術是會隨著曆史的延續而不斷變強的……嗎?
三千年後的世界,似乎就否定了這樣的說法。
因為當【白龍】率領著的幾路隊伍朝著鳶尾帝國的數個重要的資源點聚居地絞殺過去的時候。
明明擁有著比網絡電纜還要快速的靈能手段的帝國,卻恍若不知。
這就是信息傳遞速度的另一個依靠了。
技術力高的同時,也要凝聚力高,否則的話,這些手段僅存在於少數人手中,就沒有任何意義。
頂著難以想象的高科技,卻終究活成了一個扭曲製度的鳶尾帝國,就注定會如同當初遭遇“長蛇”那樣,被【白龍】攪出一個地覆天翻。
……
營地。
三酸之外的兩堿,純堿和燒堿,也在積極製備中。
製取它們相對三酸來說,就安全和簡單多了。
暫且不說,在異常和靈鐵提供的電力作用下,氯堿工業製取鹽酸的另外幾類產物就有燒堿產品。
營地裡麵的大家已經可以通過燒堿,來反向製取純堿(蘇打、碳酸鈉)和小蘇打(碳酸氫鈉)。
不過正常的流程,實際上是先製取了純堿,再把它和煆燒石灰石得到的生石灰的石灰水,反應後過濾沉澱,才得到燒堿溶液的。
因此,不少專家們也是出現了相同的喟歎,“電能的出現,徹底打亂了工業的安排啊……”
在還沒有存取電能的方法之前,這些靠著“壓榨”異常而產生的電能,自然是產生多少就消耗多少為最好的安排。
……
不過,哪怕有這種先燒堿再純堿的倒反天罡的流程方法,專家們卻還是在這顆新星球上,積極複刻著普通的製取方法。
比如,萬能的草木灰又一次要出場了。
草木灰中含有最多的就是碳酸鈉和碳酸鉀,用水淋洗草木灰得到的堿液,倒入鍋中,加熱蒸發至不再有水蒸氣冒出,得到的就是工業化之前,民間土製純堿(蘇打)的方法了。
當然,這樣提取得到的純堿,雜質多不說,濃度也低。
想要提升濃度的話,就需要多次淋洗,沉澱除雜,再在蒸發結晶的過程中通過分布結晶和重結晶等方式進一步提純。
稍微資源和技術足夠的情況下,就可以采取更加工業一點的製取純堿的方法,比如路布蘭製堿法。
需要濃硫酸和食鹽,來得到硫酸鈉;
然後用硫酸鈉和木炭高溫反應得到硫化鈉,硫化鈉和石頭中的碳酸鈣反應,就能得到碳酸鈉了。
所需要的工序複雜不說,中間產物和廢棄產物也不少。
如果不在乎汙染或者有收集與處理的手段的話,那麼這也是一種適合穿越到一窮二白的世界裡適合開啟的方法。
“其實,還有一種更加先進的方法,那就是炎夏著名科學家侯德榜先生發明的侯氏製堿法,但是這個過程需要氨氣作為媒介,這個就特殊一點了。”
陸九淵並非專業的人員,他所能夠回憶起來的,不過是實驗室的方法。
“實驗室的氨氣製取方法是加熱氨水,或者讓氯化銨同堿反應……”
而話說到一半,陸九淵的說法就被眼前的專家笑著打斷了,“陸小同誌……陸小同誌啊,你要不要想一想,氨水裡麵的氨和氯化銨是怎麼來的?”
稍加思考之後,陸九淵才意識到了實驗室和工業的區彆。
這兩種方法在這裡當然是實現不了的。
因為實驗室的氨水本身就是氨氣融水得來的,同理,實驗室的氯化銨也是氨氣和鹽酸反應的產物。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