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從嘉決定為陳喬求情。
因為陳喬是南唐烏煙瘴氣的朝堂中,少有的耿直忠臣。
陳喬在李昪時期已經官至中書舍人,李璟也知道他的為人。
在十幾年後,南唐國滅家亡的,陳喬自殺,讓李煜把所有罪貴都推到己身上。
最後甚至對手宋朝皇帝趙匡胤表陳喬忠義!
錚錚鐵骨,民族脊梁,他比慷慨就義的民族英雄,更有一種不怕曆史汙名的氣概。華夏民族,忠臣之極。
“啟稟父皇!”。
李從嘉說道:“大火四日撲滅,幸得陳大人臨陣指揮,組織人員,日夜不停,重點不在人,而在設施上。”
“兒臣建議督造大型唧筒,抽水木車,用以緊急救火!”。
“泵水木車?”
李璟的注意力也被吸引。
“兒臣近日在田間督促農務,看過百姓用唧筒抽水灌田。想可用沐浴時的大木桶,裝在馬車上,再用唧筒組合在車中,這樣抽水救火,事半功倍!”。
李從嘉說完此話,在場中見過唧筒的人紛紛點頭。
唧筒類似於後世的呲水槍,可以吸水和吃水,在唐代出現多用於百姓種田,而於木桶相連用於救火,確是奇思妙想。"
實際上這個在宋朝後期、明朝的時候才被廣泛使用,抽水木車,有很好的救火效果,類似於後世消防車。
“對啊!”。
李璟想了一下喜道:“此言有理,從嘉頗有慧心!”
“工部按照此法鑽研,儘早拿出抽水木車,福澤百姓!”
不少人的注意力都被李從嘉這番話吸引過去,陳喬壓力小了很多。
馮延巳上前一步道:“雖說火災屬天災,但畢竟火災傷了兩千多百姓,還請陛下明斷。”
“傳朕旨意,陳喬為一地府尹治理無方,貶官三級,罰俸半年,暫代府尹。”
李璟本心也是知道陳喬為人,不願怒斥,但是這一貶斥,讓他離宰相之職,又需要多費好幾年的時間。
“朕聽聞本次發動長江民夫,動員鄉勇,練兵有素,從嘉有一支大斧兵起到作用。”李璟頗為欣賞的說著。
“幸得八百勇士都為潭州回來的兵,配合默契!”李從嘉謙虛說著。
“獎賞些什麼好?”李璟心裡也在合計著。
馮延巳心中卻頗為無奈,本來一腳把他踢出了中心圈,這兩個月屢次冒出來,哪裡都能立功。
“從嘉剛任職團練使,既然團練有方,給你兩千兵額,供應俸祿!”
“謝父皇恩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