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從嘉這個賞賜看著有些雞肋,雖未曾升官封王,食邑未曾增加。
團練使一般兵額一千,按照一千人發兵餉。但李從嘉卻可以擴大編製,按照兩千人發兵餉,就是朝廷授權你擴大兵額。
這一日,安定郡公團練使李從嘉,手中士兵增加了一倍。
回去繼續招兵!
快馬疾馳,李從嘉回到仙林鎮。
這幾日春耕播種,李從嘉一牛多犁極大提高了耕種效率。
仙林鎮耕地完成,句容、丹陽,這兩地他還沒有過多乾涉。他投入極大精力,隻把自己食邑整理妥當。此次可去兩縣整兵,同時把兩縣之地經營一番。
這一日,陽光明媚,頗為炎熱。
李從嘉騎馬趕到句容縣,看看近期農耕情況。
李從嘉也沒去縣衙,在田間地頭裡,看著農耕忙碌景象。
陽光熾熱無比,一處綠意盎然的田野中,有一處用竹子搭建起來的棚子,給這片繁忙的土地帶來了一絲陰涼。
在棚子裡,有一名在年紀二十三四歲,容貌清秀,眉宇間透著一股書生特有的英氣,身著一襲淡青色的官服,腰間係著一條素雅的玉帶,整個人顯得既文雅又不失乾練。
正在組織人手分發鐵犁和組裝龍骨水車。
棚子外,農民們正在忙碌地勞作,鋤頭翻土的聲音與遠處孩子們的嬉笑聲交織在一起,構成了一幅生動的鄉村畫卷。
兩位田典站在張泌麵前,分彆彙報著各自負責區域的情況。
“大人,東區的土地丈量已完成,共計新增耕地四十五畝,領鐵犁八十七個……”一位田典首先開口,聲音清晰而響亮。
張泌微微點頭,右手握著毛筆,在右側的紙上迅速寫下這段信息。
他的動作乾淨利落,每一個字都寫得遒勁有力。
“西區的灌溉係統修繕完畢,現在水渠暢通無阻,可以保證秋季作物的正常生長……”另一位田典緊隨其後,彙報著自己的工作成果。
幾乎在同一時刻,張泌的左手也拿起了一支毛筆,在左側的紙上記錄下了這則消息。
他的雙手如同被賦予了生命一般,左一筆右一筆,毫不費力地在兩份報告上留下了清晰的文字。
兩位田典看著張泌如此嫻熟地運用雙筆記錄!心中不禁生出幾分敬仰之情。
“左右雙手,同時寫字?”
李從嘉在遠處看到這名乾吏工作,心中也是一愣。
“這人是誰?”
旁側一名快嘴的老農道:“他是我們縣主簿張泌。這位年輕的主簿不僅學識淵博,而且辦事效極快,句容縣裡不知道縣令、縣丞是誰,可都知道這個張主簿。”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