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從嘉處理仙林鎮的事情,隔天又來到了江寧府東團練使駐所。
此地已經有句容、丹陽兩縣之兵。
去年救了大火,皇帝李璟念李從嘉練兵有方,救火勇猛,賞賜2000兵額的軍餉!
可以掌兵合計2000人,再加上他自留800兵,操練恩養,合計兵卒3000。
臨走時候交給李雄等人練兵。
李從嘉來到駐所內,遠遠士兵們操練喊聲。
“齊步跑。”
“行而止!”
在晨曦初露的時刻,的校場已經充滿了緊張而有序的氣息。
李從嘉身著玄黑甲,登上校場高台,看著江寧府東團練兵約有3000人。
“今日點卯,請眾將軍依次報到。”
李雄最先走出,高聲喝道:“李雄領長刀步兵800人,報到!”
眾將軍一次報數喊著。
吳翰領弓弩兵500人。
馬成信、馬成達領大盾親兵各200人,合計400人。
萵彥、宋克鵬、林益領騎兵各100人,合計300人。
沙萬金領長槍兵300人。
張璨領大斧兵300人。
謝彥質領工程兵200人。
潘佑、董蒨、張泌後勤兵200人。
將士們報數的喊聲一個比一個響亮。
李從嘉看著眾人環視一圈道:“你們當中的很多人跟我經曆過朗州大戰,都是我的兄弟袍澤。”
“今天我再次鄭重承諾,隻要你們同心同德,上下一心,我將不會拋棄任何一個人。”
“眾位將軍,兵額必須實報實說,不許吃空餉,若讓我查到有吃空餉的,必將嚴懲不貸。”
“遵命!”
這個時代的兵,如果報1000人,實際上可能隻有800多人,剩下200多兵額的缺口都有將軍吃空餉喝兵血。
李從嘉奉行高薪養廉。
名額數量越真實,越是精兵。
三千士兵整齊地排列成方陣,猶如鐵壁銅牆一般,靜默無聲,隻等著指揮官一聲令下。
校場中央的旗幟隨風飄揚,獵獵作響,仿佛也在為這場訓練助威。
後兩個兵種是李從嘉設置安排,主要為輔助兵種。
工程兵驅動民夫,挖掘戰壕,建立防禦工事,安裝攻城器械。
主打技術兵種。
後勤兵則是包含了醫療兵和食物保障,以及監軍統計戰功人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