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都具備一定實戰能力。
李從嘉設置這兩個兵種,也是因為實戰中需要,以前都靠民夫來完成,實際的效果並不理想。
主要還是為了打造精兵!
“開始操練!”
隨著一聲清脆的鑼聲響起,訓練正式開始。
士兵們立即動了起來,他們按照各自的職責和訓練科目迅速展開行動。
騎兵們躍上戰馬,揮舞著長槍,在教官的帶領下繞著校場奔跑,馬蹄揚起陣陣塵土;
步兵則分成若乾小組,進行格鬥、隊列變換以及盾牌與長矛配合的演練;
弓箭手們站在指定位置,拉滿弓弦,瞄準靶心,一時間箭如雨下,射向遠處的目標。
教官們騎著快馬穿梭於各組之間,大聲呼喊著指令,糾正士兵們的動作,確保每個戰士都能達到最高的訓練標準。
他們的聲音堅定有力,回蕩在整個校場之中。
偶爾,教官會停下來,以身作則,激勵士氣。
士兵們的臉龐被汗水浸濕,但他們的眼神中沒有絲毫的鬆懈或疲憊,隻有專注和堅定。
每一次揮刀、每一回轉身、每一個步伐,都展現出了高度的協調性和紀律性。
隨著時間的推移,太陽漸漸升高,陽光灑落在每一個士兵身上,為他們鍍上了一層金色的光輝。
儘管訓練強度很大,但沒有人抱怨,因為在這片土地上。
李從嘉讓他們吃飽穿暖,還能養育家人。
操練持續到正午時分,當最後的號角吹響,宣布上午的訓練結束時,三千士兵依然保持著嚴整的隊伍,接受指揮官的檢閱。
校場四周,觀禮台上的官員和將領們靜靜地看著這一切,心中充滿了驕傲和期待。
他們深知,這些士兵是李從嘉的脊梁,是仙林鎮重要力量。
而在遠方,那麵迎風招展的李字旗幟似乎也在訴說著一個不變的真理。
跟著主公走。
他就是所有人旗幟和方向。
當眾人演練完畢後,大兵散去。
李從嘉把一眾,營長,都頭留在駐所中。
“最近可有什麼事情要彙報?”
林益和宋克鵬上前行禮彙報道:“主公去年派我二人到螺城,尋找稻子種。”
我二人,跨越三國,曆時一年,找到了一種水稻。
“占城稻!”
“此稻米具有耐旱早熟的特點,而且高產,適應性強。一年兩熟,甚至三熟,極為高產。”
“我們還特地從螺城帶來了幾名種植水稻的老農。讓他們來到了江寧城。”
“好,生長周期有多久?”李從嘉追問道。
林益說道:“90120天,就可以成熟,隻要播種得當時機掌握好,一年可以做到三熟。”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