剩下一小半都可能因為連年,戰爭災難而死了。
潘佑也說道:“挨著洞庭湖和湘江,有了漁獲捕撈,還能勉強挺到秋收。”
“現在無家無業的流民鼓勵耕種,再有些婦女和漢子則是安排在漁場中捕魚!”
謝彥質和董蒨負責基礎設施建設。
董蒨說道:“這幾日按主公要求,以工代賑,災民都組織起來修建城防和掩埋焚燒屍體,還修建茅房,三百餘處,便於收些糞肥,也避免產生疾病。”
李從嘉看著手下眾人將事情辦得妥當,一件件事情安排下去。
都取得了進展,頓覺身上輕鬆了些。
但是他們此時的職務,都是臨時以軍職代理的,因為守住潭州、收複嶽州,這兩州之地的官員都跑了不少。
董蒨、潘佑等人還是將軍參事錄,李雄、朱元等人官職六品。
其餘則是七品、八品的小校尉武將。
按照現在眾人從事的工作和管轄的範圍,都遠超過了他們品級。
李從嘉又問道:“朱大人,朝廷那邊怎麼樣,有什麼消息?”
朱貢知道:“自從嶽州城攻克後,朝廷一直沒有消息,按照時間估算,應該已經能來封賞,諸位將軍功勞已如實上報,朝廷定有封賞。”
眾人討論後,定下來了軍事、行政綱要,也已經天黑了。
李從嘉在府衙內獨自策劃接下來的事情。
有小吏彙報道:“啟稟大人,呈送一封拜帖給您。”
李從嘉展開書信看去,隻見上麵
娟秀字跡。
“君山相逢,感恩將軍相救,特來拜謝,落款黃瑩。”
李從嘉想起兩個月前見到的那個水匪窩中的小丫頭。
“請進來!”
片刻後,小吏帶著兩名小公子模樣的女子來到了堂中。
李從嘉見她模樣,清秀臉上有些消瘦,想來這一路吃了不少苦頭。
當黃瑩走上堂前,看著桌子後坐著的李從嘉。
見他身淺色窄袖服,身子英姿颯爽,模樣英俊,劍眉星目,正端坐堂中。
“陌上人玉,公子世無雙………好俊俏呢。”心裡撲騰跳了起來。
“真的是你!”黃瑩驚喜的說著。
李從嘉聽她這麼一說有些納悶,反問道。
"怎麼還有彆人啊?”。
黃瑩上前兩步,仔細打量起來:“我這一路,都聽著沿途百姓說著你的事跡呢,說你身高一丈,雄壯無比,大吼一聲能嗬斷江水,魚兒紛紛跳到船上。”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