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吸一口氣後說道:“陛下,微臣失察。臣以為當務之急是穩定軍心,同時加強邊防,以防敵軍趁虛而入。”
他的聲音低沉而堅定,但在場的每個人都能感受到話語背後的沉重。
但那份由前線失敗帶來的陰霾始終籠罩在每個人的心頭。
朝堂之上,宋齊丘首先打破了沉默,“陛下,臣認為此時應派人出使大周,嘗試進行和談。畢竟,我們需避免更大的損失。”
此話也隻有他的資曆敢說出來。
三朝老臣,朝廷上下朋黨無數,李昪時期就已經權傾朝野,被三貶宰相之職。
李璟此時心頭大怒,提到求和,更是氣不打一處來。
“我大唐六萬精兵就白死了嗎?皇兒李從嘉率領三千禁軍,就打下了湘江大地,而劉彥貞這個廢物,連守城都守不住。”
馮延巳緊隨其後,又說道:“陛下,宋大人所言極是。此一時彼一時!”
“柴榮兵卒凶猛異常,已經打散了我方六萬大軍,並且兵鋒直指清流關,攻破滁州城,皇甫老將軍也被俘了,儘快求和避戰,再積蓄實力。”
“連你也要講和?”
李璟怒氣衝衝問道。
陳覺也站了出來,麵色沉重地說:“局勢確實不容樂觀,繼續戰鬥隻會讓大唐陷入更深的危機,不應再戰。滁州城據我江寧城幾百裡地,實在危險啊!”
“依微臣之見,給些錢財寶器,求和隻是一時之策,緩兵之計。”嚴續也站了出來說道。
李璟的目光在眾臣間遊移,這些都是他平日裡最為信任的人!
此刻他們的意見卻如此一致,讓他感到一絲無奈與無力。
正當他準備點頭同意時,孫忌的聲音突然響起!
“不可求和!”
眾人皆是一愣,李璟亦轉頭看向孫忌,隻見他神色堅定地說道:
“陛下,求和無用!”
“柴榮乃雄主之姿,隻憑財帛怎能使其退兵?半年前蜀王孟昶求和,柴榮哪裡肯同意,最終割讓四州之地,才算罷兵!”
“割讓地盤更是萬萬不可。這不僅是對大唐國土的放棄,更是對百姓信心的打擊。若今日輕易割讓,明日又將如何麵對其他強敵?”
孫忌的話如一石激起千層浪,朝堂上再次陷入了沉思。
李璟心中矛盾重重,一方麵,他知道戰爭帶來的損失難以承受。
另一方麵,孫忌的擔憂也不無道理。
他深知,作為一國之君,自己的每一個決定都可能影響到國家的命運。
“孫卿所言亦有理。”
李璟緩緩開口“但眼下形勢緊迫,若不采取行動,恐難保全國土。諸位愛卿可有良策,既能避免戰爭,又能保全大唐尊嚴與利益?”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