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日後,三月中旬。
李從家派遣李雄鎮守江陵,按照跟趙普,張泌等人的商議。
將軍政分開。
李雄主管軍務,張泌主管政務。
二人鎮守峽州,歸州,荊州京香之地。
這是初步對節度使的權利,進行了分化。
此時李從佳在軍中威望無人能及,他所安排的事情自然可以完全執行下去。
但若是隨著統治的疆域變大,很多事情鞭長莫及。
這也是初步的一個辦法。
他則帶領大多數武將返回了嶽州。
你從家回到嶽州的主要原因是此地離前線更近一些,而且很多工坊都建在這裡。
嶽州守著洞庭湖是水軍訓練和出征的交通要道。
而江陵城此時大戰剛過,還有些薄弱嶽州城,畢竟他已經建設了兩年之久。
秦再雄已經出兵橫衡州,還沒有傳回最新的消息,這也讓李從嘉有些擔心。
朝廷中卻傳來了很多消息,李德明等人被扣押。
大戰接連失利。
揚州城破。
一連串的消息,李從嘉不斷的向朝廷上書。
而此時的李璟,看到了李從嘉所寫的奏折。
一時間百感交集呀!
東都淪陷對他來說是有非常大的觸動。此時大周強悍的軍事壓迫在金陵城的百裡之外。
一方麵是李從佳嘉連戰連捷擋住了,西北方向的軍事壓力。
另一方麵則是朝廷當中議和的聲音不斷。
宋齊丘為首的百官,已經讓所有人都,紛紛向皇帝上書。
再次派遣使臣探討割地求和之事。
似乎隻有割讓土地才能使雄主柴榮的怒火得以平息。
特彆是朝廷中的兩個重臣被柴榮扣押。
數十萬大軍在邊境作戰,李景隻能靠著大河的優勢。
來抵擋北人缺少水軍,若是說他想靠著,其他地方增援部隊打野戰擊敗柴榮。
那簡直是癡人說夢。
如此強大的軍隊,讓李璟的心都已經被擊垮了。
隻剩下壽州的劉仁贍,壓著性命在頑強抵抗。
板蕩識忠臣。
李璟此時焦頭爛額,因為南吳的部隊打到了常州,常州州抵抗。
兩國之間有多年的積怨。
第二日一早,李璟再次組織大會。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