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清晨的第一縷陽光穿透薄霧,戰場上逐漸顯露出一片混亂與毀滅的景象。
韓令坤深知此刻退縮無異於自掘墳墓,他親自著盾兵和攻城部隊,推著一架架拋石車向前推進。
數百架拋石車同時轟擊,巨大的石彈如雹子般砸向光州城門,每一擊都伴隨著震耳欲聾的轟鳴聲,仿佛大地在怒吼。
李雄站在城牆之上,冷靜地觀察著敵軍的動向,手中緊握長劍,發出一連串命令。
“霹靂車準備!”
“八牛弩上弦!”
守城士兵們迅速行動起來,調整器械的角度,確保每一次射擊都能精準命中目標。
當晨霧完全散去時,整個戰場變成了一個真正的煉獄。
巨石如同雨點般從天而降,在空中劃出一道道致命的弧線。
守城軍的霹靂車以其遠距離和高精度的優勢,一次又一次地擊中了逼近的周軍拋石車。
每一聲巨響都意味著一台拋石車被摧毀,碎片四濺,伴隨著周軍士兵的慘叫聲,場麵駭人至極。
周軍並未因此而退縮。
他們依靠數量上的優勢和機動性強的特點,快速推動底座輪子上的拋石車,試圖突破唐軍的防線。
這些拋石車雖然不如霹靂車那般精確,但它們的數量和速度彌補了這一不足。
一輛輛拋石車以驚人的速度衝向城牆,將巨大的石彈狠狠地砸向堅固的城壁。
每一次撞擊都讓整座城池顫抖不已,塵土飛揚中,磚石碎裂的聲音不絕於耳。
雙方的攻擊此起彼伏,一場生死較量的廝殺。
霹靂車與八牛弩交替發射,形成了一道密集的石牆。
與此同時,周軍的拋石車也不甘示弱,持續不斷地向城內投擲石彈,砸中城牆上的士兵,躲避不及,慘叫一聲,斷肢殘骸,血染城牆。
隨著時間的推移,戰鬥愈發激烈。
大戰持續了一個時辰,李雄、李元清與盧郢三位將領各司其職,緊密協作。
李雄憑借他多年的經驗和敏銳的直覺,指揮著守城軍的霹靂車精準打擊。
盧郢則負責協調八牛弩的射擊時機,確保每一次齊射都能最大程度地削弱敵軍。
而李元清,則在城牆各處來回奔走,激勵士氣,並及時調整防禦策略。
在他們的默契配合下,數百架周軍拋石車被逐一摧毀,戰場上布滿了破碎的器械殘骸。
韓令坤目睹了這一切,心中雖有不甘,但依然冷靜沉著。
他迅速下達命令,八萬大軍如潮水般湧向城牆,盾兵們扛著雲梯,在箭雨中奮力前行。
他們不顧一切地衝向城牆,試圖接近並攀爬上去。
然而,迎接他們的是守城軍無情的箭羽,密不透風的箭矢如同死亡之雨,瞬間奪去了許多士兵的生命。
一名周軍士兵正要舉起手中的盾牌抵擋時,一支利箭穿透了他的咽喉,鮮血噴湧而出,染紅了腳下的土地。
“轟!”
一根巨大的八牛弩箭宛如長槍,以雷霆萬鈞之勢飛出,釘死了數名正在衝鋒的周軍士兵。
他們甚至來不及發出一聲慘叫,便倒在了血泊之中。
戰場上的血腥氣息愈發濃烈,仿佛大地也在飲血,天空低沉,壓抑得讓人喘不過氣來。
王審配見狀,毫不猶豫地指揮大軍猛烈攻擊,企圖趁亂衝上城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