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名道童抬著竹轎,隨在南華真人身後一路拾級而上。
諸葛喬與一眾護衛跟隨在後麵。
“而是叔父有麵子啊,在這隱士高人麵前都能有如此待遇。”
諸葛喬笑道:“咱們也跟著沾光,能上著仙家福地去看一看。”
“你們信不信?要是我父親和三叔父來,那怕是要在山下等幾天,考驗考驗誠意。”
護衛們聽著諸葛喬的打趣,不想聽的不得不聽。想笑的又不好意思,太過放肆。
真是孝子啊,哪有這麼說自己老子的。這不是在變相說諸葛瑾和諸葛均悟性不夠嗎?
這些護衛跟隨諸葛亮時間已經不短了,外人眼中的諸葛亮博學多才,乃高不可攀,謫仙一般的人物。
可他們實際接觸中的諸葛亮,是平易近人,和藹可親的。
就連這諸葛氏幾兄弟,他們也多有接觸。
他們眼中的丞相大人與兄弟之間,與平常百姓家無異。
更因為都是富有才學之輩,更能看得開些,相處更為融洽,也更多了些樂趣。
護衛們在後麵偷偷議論,要不要等下次諸葛瑾和諸葛均來隆中的時候,偷偷打個小報告。
用諸葛喬來討個彩頭。
護衛首領:“丞相乃大漢擎天一柱,深受陛下與先帝敬重。陛下來了也要尊稱一聲相父,先行拜見之禮。”
“區區一座終南山,即使再靈驗,再怎麼是福地,也盛不下丞相大駕。”
護衛首領信誓旦旦的說道:“世外高人既然沒有飛升成仙,還留在人間地方。那便還是凡人,還歸朝廷管。”
“既然歸朝廷管,豈能不敬丞相!”
“天下間若有人對丞相無禮,不要說我們不乾,陛下更不乾,大漢的將士們更不乾。”
對護衛首領的話,諸葛喬沒有任何反駁,因為這本來就是事實。
人說官階最高者莫過於三公,可誰能比得上真正的公爵。先帝親封三大公爵,關於張飛都已逝世,隻有叔父一人尚在!
大漢僅存的一位公爵,身上還背著入殿不拜,讚拜不名,加賜九錫,假黃鉞的榮耀!
入則百官之首,天子之師,亞父之尊。出則聯軍百萬,縱橫天下!
作為臣子而言,曆儘大漢以往四百年,未有一人能與叔父比肩!
如此職權而忠心耿耿,上不欺君,下不專權。古時不見,日後也怕沒有。
說一句大不敬的話,叔父此時雖辭官還鄉,但仍可改動天下大事。
決定興廢也是可以的!
彆說叔父與道家頗有淵源,就說按照這一層身份,到哪,無論再怎麼超塵脫俗的高人,都得給幾分薄麵。
在南華真人的引領下,他們順著山間小道,一路來到了一處茅屋前。
三小間茅屋,一處涼亭麵朝雲海。
好一處清淨雅境。
諸葛喬四下看了看,我們一路走上山來,才川林過港,他還以為要到山頂上去。難道左轉右拐,卻豁然開朗。
到此處後,諸葛亮與南華真人在涼亭中安坐,打發諸葛喬與護衛等人與道童到一旁休息。
嘩嘩……
茶香縹緲。
南華真人抬手,“請!”
諸葛亮頷首,端起茶盞輕抿了口,便放下了茶盞。
諸葛亮心中繁瑣未定,無心飲茶。
“嗬嗬”
南華真人眉眼含笑,“丞相一向睿智超然,今日卻愁鎖眉間,心緒不定,看來心中煩憂之事不小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