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皇帝這樣的評價,大皇子羞憤欲死。
他設計了這麼久,還打算要親自動手殺人,在自己父親眼裡,卻是手段膽子什麼都不夠。
茵茵覺得,整件事的關鍵主要在於她救下了太醫令。
有直接來自於證人的證詞,有茵茵迅速控製了大皇子,沒叫他施行後續的計劃,所有的查證都十分順利。
這才有了皇帝此刻,能像是看笑話一樣的嘲諷自己兒子。
但凡大皇子的謀算真的成功了,皇帝恐怕得好好頭疼上一段時間。
皇帝從大皇子處離開,心情說不上好,卻也絕對不算差。
茵茵懶得去細想皇帝為什麼會是這麼個態度,反正大皇子是他的親兒子,隻要不是造反,皇帝是不可能殺他的。
所以才把皇帝送到宣室殿,茵茵就打算告退。
“這麼急著走做什麼,”皇帝說,“忙了這麼一天,要是一頓晚膳都不留你用,你能樂意?”
樂意肯定是不樂意的,但這會兒,茵茵更不想參與到皇帝對他兒子的處置中去。
“那父皇你先幫我記著,實在不行,給我換成賞賜吧,”茵茵張口就開始報東西,“聽說您新得了一件緙絲屏風?”
“你要是真想要,給你也不是不行,不過你得確定喜歡才行,”皇帝笑道,“那屏風上,是一整麵的經文。”
一聽是經文,茵茵忙道:“我沒興趣,還是換一樣吧。”
皇帝一副我就知道的樣子,讓吳公公去取一幅名畫來。
名畫茵茵雖然喜歡,但真喜歡它的另有其人。
茵茵坦然接了東西回家。
過了一段時間,茵茵聽說皇帝把大皇子挪到了宮外,他自己的府邸裡。
茵茵一時無言。
一個人好好的住在自己家裡,不用出門讀書,妻妾兒女都在身邊,還不用自己賺錢養家。除了不能到處走動,府門一關,誰知道你在裡麵做什麼?
要是換了茵茵,她保準會喜歡這樣的生活。
但這就是皇帝對大皇子的懲罰。
雖然茵茵知道,這除開是因著大皇子是皇帝的親生兒子以外,還有皇帝不覺得大皇子的野心能夠威脅到他地位的緣故。
但不得不說,茵茵覺得這實在算是一種獎勵。
除了茵茵以外,太子也是這麼想的。
雖然大皇子之前是打著太子的名頭做事,太子並不知情。
可等到大皇子突然被皇帝下令關起來,還不準人接觸探視之後,太子就叫人去查了查是因為什麼。
茵茵和吳公公、太醫令幾人都不會說,但隻要命人前去查證過,肯定會留有痕跡。
太子就是通過這些痕跡,把整件事猜了個大概。
頓時,太子就覺得皇帝下手實在是太輕了,也讓大皇子過的太安逸了。
太子實在不敢想,如果大皇子計劃成功,他會被逼到什麼樣的地步。
可是這會兒,大皇子的計劃沒有成功,太子都覺得自己有些忍不了了。
太子授意自己手下的人在朝堂上大肆抨擊大皇子,皇帝都充耳不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