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天真是越來越冷了。”
轉眼間,已經進入了十一月,寒冬季節,氣溫也因為小冰河時期的到來,下降的厲害。
大殿之中,也燒起了上好的木炭,以供劉諶君臣取暖。
劉諶的民間人才招攬計劃,到現在都沒有人前來自薦。
這讓劉諶感到頗為難受,不過劉諶也沒法怪人家。
在知識被世家壟斷的這個年代,每一個普通家庭出身的能人,幾乎都是真正的大才。
人家肯定是要待價而沽的。
說到底還是怪自己,誰讓你老劉家的招牌現在已經不硬了呢。
一個連皇帝都投降的國家,彆人為什麼要替你賣命?
萬一到時候大漢被滅了,匆忙出仕的人豈不是吃了大虧?原裝和二手的價格可是天差地彆。
所以自從發了那一次招賢令之後,劉諶就沒有繼續在這件事上浪費精力。
有句話怎麼說來的,你若盛開,蝴蝶自來。
肉麻是肉麻了點,但道理還真是這個道理。
所以今天劉諶召集幾人前來,商議的是另外一件事情。
如何奪回漢中!
漢中對於益州的意義非凡。
除了有沃野千裡之外,還是整個益州麵臨北麵軍事威脅的緩衝地。
之前鐘會發兵進攻益州的時候,就是薑維果斷放棄漢中,收縮兵力才守住了劍閣。
從後人的角度來看,薑維的決定並不是一個好的決定,漢中的丟失讓季漢不僅失去了一塊富饒的土地,還失去了戰略縱深,導致整個季漢隻能被動挨打,才讓鄧艾找到機會偷渡陰平。。
可事實是如果彼時的薑維不放棄漢中,以季漢內外交困,兵力嚴重不足的情況下,根本不用等鄧艾偷渡,隻要自己被鐘會大軍困死,季漢就徹底完了。
放棄漢中,尚有一線生機,不放棄漢中,十死無生。
可現在情況對於季漢來說,又不一樣了。
因為多了劉諶這個變數,把成都給救了下來。
可是沒有了漢中之地,僅憑川地養活九十多萬人口實在是有點力不從心。
更何況劍閣還有七萬餘人的俘虜,劉諶當初可是許下承諾給他們分漢中之地的。
朝廷的爵位可以拿北邊的地方封賞,還能表達自己矢誌不渝的北伐決心。
但是土地的落實可是實打實的打下來之後才能封賞。
所以無論如何,自己都得對漢中動手。
“朕決定對漢中用兵,重新奪回漢中之地。”
和幾個大臣寒暄完之後,劉諶直接說出了自己的目的。
此話一出,在場大臣的臉上立刻露出了凝重之色,
進宮之前,沒人會想到劉諶居然是這個目的。
宗預更是直接起身說道:
“陛下,自古打仗多選秋季。”
“鮮有冬天出兵的先例。”
“況且我大軍糧草尚未齊備。”
“通往漢中各個關隘又被偽朝把守,敵人若是據城而守,倉促出兵豈不是徒勞無功,靡費錢糧?”
“大漢剛剛經曆這麼大一場動亂,正是需要休養生息的時候,這個時候出兵,恐非上策啊!”
宗預的話,立刻引來了一群人的讚同,自古以來打仗都是秋季出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