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諸葛亮治理之時,包括越嶲在內的一些地方就屢有叛亂。
並且是降而複叛,叛而複降。
等到諸葛亮死後,霍弋在南中掌兵多年,才堪堪平定叛亂。
並在某種程度上和這些地方達成了一些不成明文的默契。
雙方這才算是相安無事。
而董厥奉命前往犍為等地清查人丁,自然也引起了地方上的諸多不滿。
奈何彼時大漢已經重新站穩腳跟,且犍為相比較於彆的地方,距離成都並不算太遠。
這些人也不敢弄出太大的動作。
隻敢暗戳戳的來對抗董厥。
劉諶也因為目光主要放在北方的緣故,並沒有對這些地方投入太多的關注。
所以雙方也就這麼僵持了下來。
但是當陳壽念出這第二步的計劃後,所有人都明白,陛下不想再這麼拖下去了。
劉諶確實不想再拖了,南方等地不靖。
意味著劉諶無法收這些地方的人丁為朝廷所用。
無法收這些地方的人丁為朝廷所用,就意味著短時間內大漢的兵力是無法增長的。
兵力不能得到補充,何談北伐?!
而且一個近在咫尺的犍為都能拖這麼久,真要是到了牂牁、興古這些地方,豈不是更難?
所以必須要把這些地方清理出來,才能順勢繼續推進人丁登記。
否則,大漢絕無北伐資本。
“第四步,鍛煉水師,奪取魏興,以為將來北伐橋頭堡!”
當陳壽把第二個三年計劃的第四步念出來之後。
所有人的臉上都露出了精彩紛呈的表情。
有的激動,有的惶然,有的則麵無表情。
而劉諶將這些人的反應全都看在了眼裡。
劉諶的臉上雖然沒有什麼表情變化,但是心中卻微微一歎。
陸晏在聽到劉諶的話後,心中卻是一緊。
沒想到水師居然會成為這麼重要的一環。
不過陸晏很快就想明白了。
魏興作為大漢的東邊門戶,卻一直掌握在魏國的手中。
這對於大漢來說是個不小的威脅。
上一次薑維攻打魏興也是因為沒有水師截斷魏興援兵來路才無功而返。
所以想要拿下魏興,必須要有水師相助。
想到這裡,陸晏就感到自己肩膀上的擔子更重了。
陳壽在念完大漢第二個三年計劃的四步走之後,又洋洋灑灑的宣讀了一些細節。
隻是所有人的心思早就已經被這四步走給完全吸引了。
甚至都沒有具體聽聽這四步究竟是怎麼走的!
他們隻知道,大漢的天恐怕又要變了!
在眾人的各懷心思中,興漢四年的宮廷宴會結束。
回到宮中的劉諶,卻迎來了一個讓劉諶頗感意外的人。
“陛下,司空譙周,正在殿外求見!”
喜歡三國之季漢演義請大家收藏:()三國之季漢演義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