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銘一下子沒明白雍良話裡的意思。
略帶詫異的說道:
“兄長這是何意?”
雍良深深的看了朱銘一眼,若不是兩家相交甚深,他絕對不會在這跟朱銘浪費時間的。
“那崔世義,是被咱們裹挾而來的。”
“其餘人也基本都是半推半就。”
“若是碰上順風尚且可以同心協力,可一旦遇到逆風,你猜他們會繼續跟著咱們還是倒戈投降?”
朱銘心中頓時一顫:
“可這是造反大罪啊,他們怎麼敢投降?”
“他們就不怕劉諶殺了他們嗎?”
雍良搖了搖頭:
“大漢二百餘年以來,你可曾見過被滅族的豪族?”
“無非就是讓出一些自己的利益罷了。”
“隻要他們願意跟朝廷服個軟,朝廷是不會把他們怎麼樣的。”
“可是你我不同,你我祖父曾共同起事,如今又再反朝廷。”
“就算是劉諶想饒了咱們,恐怕那些朝臣們也不願意。”
“何況這件事總要有人出來扛的,皇帝動不了那些豪族之人,還動不了咱們嗎?”
朱銘聞言一陣默然。
是啊,就算劉諶想饒了自己這些人,那些大臣們也未必願意!
“可是兄長,那吳帝至今未給咱們回信,咱們逃到吳國,你就不怕那吳帝為了和劉諶交好,把咱們送到成都?”
若是有錢有糧,看在錢糧的麵子上,孫皓或許會給自己一點好臉色看。
可眼下這種情況,彆說是攜帶錢糧了,能逃出一條性命都算是得天之幸。
這對孫皓來說,可就沒什麼利用價值了。
兩個沒有利用價值的人,又有什麼值得保全的?
雍良的目光看向北方,幽幽的說道:
“誰說咱們要留在吳國了!”
“為兄前往吳國,不過是想以吳國為跳板。”
“真正目的卻是通過吳國前往魏國。”
“那司馬炎優待豪族,咱們雖然不算什麼大家族,但咱們千裡迢迢逃往魏國,投靠司馬炎。”
“就算是千金買骨,他司馬炎也得對咱們進行優待。”
“彆看現在大漢繁花著錦,烈火烹油。”
“但是跟魏國比起來,還差得遠呢。”
“咱們大可以留著這筆賬,將來跟劉諶慢慢算!”
雍良說出了自己真正的打算,朱銘便再無異議。
於是兩人趁著眾人其餘人各紓家財的時候,打點一番行裝後,悄悄離開了且蘭。
隻是在離開前,發生了一件讓兩人所不曾預料到的事情。
他們的行蹤被崔世義所發現。
“二位真是打的一手好算盤,丟下我們在前麵頂著朝廷兵馬,你們卻一走了之。”
“此為君子所行否?”
朱銘的眼裡閃過一絲殺意,當場就想要殺了崔世義滅口。
然而雍良卻從崔世義的話裡聽出一絲彆樣的意味。
“崔兄意欲何為?”
崔世義並沒有察覺朱銘的殺意,反倒是眼中流露出一絲得意。
自己這些天一直在盯著兩人的動靜,沒想到真被自己給抓住了。
崔明煊投靠朝廷,對於崔家的打擊崔世義並不在乎。
但是對於他來說,無異於是把他架在火上烤。
在大漢治下,一個對朝廷忠心耿耿,一個卻起兵造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