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惇準備通過張紹的關係,把自己的侄女嫁給劉諶。
既可以給侄女一個好的將來,也可以讓自己的心不再這麼一直吊著。
至於挑選的時機,張惇也是仔細琢磨過的。
皇後剛剛為陛下誕下子嗣。
短時間內肯定不可能同房。
況且身為一國之君,隻有皇後一人在後宮,於情於理都說不過去。
自家侄女相貌身段樣樣出眾,隻要能通過張紹把話遞到劉諶耳朵裡,就不愁劉諶不動心。
當張惇遞上侄女的畫像,並把自己的想法告訴張紹之後,張紹臉上露出一絲沉思之色。
張惇的話不無道理。
大漢隻靠皇後一人綿延子嗣肯定是不夠的。
陛下的後宮必須要擴充。
隻是今天才剛剛將皇子記入宗譜當中,就馬上要給陛下進獻美人。
是不是有點太心急了?
不過從另一方麵看,這個張氏女也確實是個不錯的人選。
首先相貌上自不必說,是個標致的美人。
其次,陛下當初選後的時候提出的要求,已經注定了之後皇室後妃不可能是什麼高門大戶。
至於其中原因,不可言說。
張惇之兄張布,雖然曾是吳國左將軍。
可是隨著對方被滿門抄斬後,這些昔日的榮光已經全都化作泡影。
逃到成都的張惇根本毫無根基可言,也不可能做出什麼對大漢有危害的舉動。
這麼看來,張惇的提議也的確很是讓人心動。
想了想,張紹說道:
“畫像我暫且留下,待陛下有閒暇時,我會送入宮中。”
“不過依陛下的脾性,我可不敢保證這件事能不能成。”
“而且從現在開始到陛下拿定主意之前,你家侄女決不可見生人。”
張惇聽到張紹的話,心中頓時大喜,立刻起身說道:
“惇謹記!”
隨後張惇便以天色太晚為理由告辭。
張紹則親自將其送到府門外,他也拿不準這個張氏到底會不會被陛下看中。
反正送他出門又掉不了一塊肉。
第二天,張紹並沒有進宮,就如同他和張惇所說的那樣。
這種事情,必須要等一個合適的時機才行。
而另一邊的劉諶,看著手裡的奏報,嘴角卻掛著一絲譏諷。
之前崔明煊來報,說地方上的學堂裡,有人正在刻意的引導改變那些學生對世家的印象。
並且想以各種好處引誘這些學生為世家所用。
被崔明煊發現之後,立刻將這件事報給了劉諶。
劉諶的應對也很簡單,打破百姓對世家的固有印象。
把高高在上的世家拉下神壇,踩到泥坑裡。
讓人們徹底的認識到,這群世家之人不過是依附在百姓身上的吸血鬼而已。
所以,第一步就是讓那些已經進入學堂進行教學的世家子弟親理農事。
並且要讓他們的學生在這方麵當他們的老師。
這道旨意推行下去之後。
當即就引起了軒然大波。
世家子弟從來都是高高在上的存在,什麼時候親自打理過農事。
那是泥腿子賤民才做的事情,自己去做那些事,簡直就是有辱斯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