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劉諶的旨意理所當然的引起了他們的激烈反對。
膽子小的直接把書本一扔,轉回家去了。
膽子大的則公然在課堂上陰陽怪氣的說劉諶的壞話。
比如讀書本就是區分聖賢和普通人的做法。
陛下這麼做,很明顯就是在侮辱聖賢,把聖賢變成和泥腿子一樣的存在。
真要是這樣的話,那讀書的意義又在哪裡?
麵對他們的反對,劉諶卻沒有第一次那麼好說話。
當初他們想要進入學堂教書的時候,劉諶不說是來者不拒,基本上也沒有怎麼難為他們。
而且當時也確實需要這些人來充當教授。
所以每個學校除了宮裡學堂出去的那個人之外,基本上都是各大世家的人。
現在你們想撂挑子不乾,那可得問問我劉諶答應不答應。
於是劉諶先是讓人統計出來整個大漢有多少這樣的教授不願意耕種自己分給他們的農田。
然後又告訴他們,當初分給他們的這些土地,並不是賞賜給他們的。
這些土地依然屬於大漢王朝。賦稅也必須按照大漢正常的田賦上交。
且隻收由這塊土地上產出的東西,不許家族代繳,更不許折算銀錢。
因為這些土地的產出,是為了北伐所用。
如果還不願意耕作的話,倒也不是不行。
劉諶給了他們兩條路。
第一條,按照大漢律法,撂荒之人,該受什麼樣的懲罰,就得受什麼樣的懲罰,比如各種肉刑。
第二條,和普通人家一樣,前往軍中或者是彆的地方,用徭役來代替賦稅。
而且無論是哪一種,都不準以罰金代替。
要麼老老實實的耕作這些土地,要麼老老實實的認罰。
這道旨意傳到地方上,猶如晴天霹靂一樣,引來一陣陣的哀嚎。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當初都以為朝廷賞賜給自己這些土地,是為了籠絡自己這些人。
想讓自己為朝廷效力,很多人為此還頗為得意了一番。
覺得朝廷也有求到自己頭上的一天。
直到此刻他們才發現,這哪裡是賞賜給自己這些人的土地。
分明就是套在自己頭上的枷鎖。
隻不過當初自己太大意,沒有發現而已。
劉諶的手段,整個益州都是知曉的。
相比較他那位幾乎是無為而治的父皇來說,他就像是一個暴君一樣。
不得罪的他的時候,人畜無害。
可誰要是覺得他真的人畜無害,他就會瞅準機會,亮出他的獠牙給你一個深刻的教訓。
當然,整個大漢那麼多在學堂當教授的世家子弟。
總有那麼幾個不怕死的,想要以此邀名的。
對劉諶的旨意不屑一顧,並且做出激烈的反抗。
但都無一例外的感受到什麼叫雷霆雨露俱是天恩。
甚至連帶著他們背後的家族都跟著一起吃掛落。
剩下的人得知他們的下場之後,瞬間變得老實起來。
再也不敢拿他們世家子弟的身份當擋箭牌。
而是老老實實的親自耕作,並且也真如劉諶所言那樣,向自己的學生請教。
看著奏報上寫的那些東西,劉諶眼中譏諷之色更濃:
“不過是一群紙老虎罷了。”
喜歡三國之季漢演義請大家收藏:()三國之季漢演義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