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根本就不用廖武介紹,杜尹又不是不識字。
隻是驚訝為什麼要在學堂裡供奉這兩位的畫像,尤其是供奉皇帝。
麵對杜尹的疑惑,廖武驕傲的說道:
“這學堂乃是我家陛下為啟蒙天下百姓所設。”
“學子們感念陛下之德,便供奉陛下畫像於此,以示恭敬。”
杜尹表示看不懂,但大受震撼。
沒有在這件事上和廖武糾纏太久。
杜尹趕緊把自己之前在驛館遇到的疑惑說了出來。
得到廖化指點的廖武,再次開口解釋道:
“興漢元年,我家陛下便察覺到察舉製的壞處。”
“覺得這一製度不能為朝廷選出優秀的人才。”
“且會成為世家豪族互相勾連的手段。”
“往往有才能的普通人因為沒有關係,得不到替朝廷效力的機會。”
“反而是那些碌碌無為之輩,因為出身問題,會被保舉做官。”
“如此一來,豈不是壞了國家根本?”
“陛下以天下百姓為大漢子民,不分高低貴賤。”
“所以無論是世家子弟還是普通百姓,都需要經過科舉才能入仕。”
聽到這話,杜尹心中不由得一動。
想要完全的了解蜀漢,必須要融入蜀漢才行。
同時還要在官場和民間體察國情。
尤其是官場,更能夠看清楚一個國家的運轉邏輯。
可是自己又沒法直接進入蜀漢官場做官。
原本打算在成都住一段時間之後,便遊曆地方,然後一點點的接觸官場上的人物。
沒想到這才剛過去兩天時間,就給自己覓到這麼一個機會。
蜀漢馬上就要進行科舉,還是不分高低貴賤的那種。
這杜尹哪裡忍得住,當即就問道:
“廖兄,若是在下也想參加科舉,會不會因為不是大漢子民而被拒之門外?”
單論學問,杜尹肯定是不怵的。
這些泥腿子的兒子們都能參加科舉,自己堂堂京兆杜氏子弟難不成還會擔心考不上?
唯一需要擔心的就是自己的身份。
廖武聽到杜尹的話之後,先是盯著對方打量一番,判斷對方話裡的真假。
見杜尹神色不似作偽。
又想起之前父親跟自己說過的話。
略一思忖之後,便指著桌子上的那本《漢語字典》說道:
“你可讀過此書?”
杜尹點了點頭。
自己就是受到這本書的震撼,才會生出前來蜀漢的念頭。
見杜尹點頭,廖武也沒有什麼意外。
大漢的《漢語字典》早就已經通過那些通商城市流通到魏吳兩國了。
而杜尹又出身不凡,見過學過這本書又不是什麼難事。
“我家陛下曾經說過。”
“凡讀過《漢語字典》者,皆為大漢子民。”
“你既然讀過這本書,便是大漢子民。”
“當然有資格參加科舉!”
凡讀過《漢語字典》者,皆為大漢子民!
聽到這句話的杜尹不由得心中一震。
原來這就是劉諶的野心嗎?
他是想通過文化認同,來重新籠絡天下人心?
還未見過劉諶麵,杜尹就已經被劉諶震撼了數次。
喜歡三國之季漢演義請大家收藏:()三國之季漢演義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