隻是礙於他自己身份的原因,根本逃不出廟堂。
那就在臨死前,請求陛下看在他的功勞上,讓他的兒子們能夠離開這個旋渦。
可是譙允南啊譙允南,無論你是不看好大漢,還是單純的覺得譙家愧對大漢,不想讓兒孫領這份好處。
都不應該由你親自告訴陛下。
你這是準備置陛下於何地?
怪不得陛下來的時候,滿臉的不高興。
宗預在沉吟一番過後,重新組織了一下語言問道:
“陛下,您覺得譙司空是個什麼樣的人?”
劉諶在聽到宗預的話後卻說道:
“朕找你來,不是為了詢問你對譙卿的看法的。”
“也沒有什麼看法好說,朕隻是單純的覺得心裡不舒服。”
“國家傾覆之際,朕曆經艱險逃出成都。”
“在劍閣大敗鐘會之後又殺回來。”
“雖然父兄以及宗親皆喪於敵手。”
“但朕心中從來都沒有放棄二字。”
“奪漢中,均田地,輕賦稅,開通商,鬥豪族,興學堂。”
“這一樁樁,一件件的事,他譙周都是親眼所見。”
“就連偽朝,去年都分裂為東西兩國。”
“難道他譙周都看不見嗎?”
“為何要在臨終前跟朕說這些話!”
“朕...朕...”
劉諶的胸膛幾次起伏,最終還是沒把狠話說出來,
“宗卿,朕憋屈啊!”
聽到劉諶的話,宗預心中長長一歎。
陛下還是北地王的時候,就敢於朝堂之上斥責投降派。
如今身為皇帝,更是聽不得半點這種消息。
陛下當然知道朝堂上還有不少投降派。
隻不過陛下裝作不知道罷了。
偏偏譙周臨終的那些話,讓陛下沒法再自欺欺人的裝下去。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如果真論起來,就連自己都得歸到投降派的那一列裡麵去。
因為自己在鄧艾入成都之時,既沒有選擇冒死諫言,也沒有選擇以身殉國。
反而是選擇躲在家裡不問窗外事。
“宗卿,朕不管譙卿到底是個什麼想法。”
“他死後的哀榮,朕會一分不少的給他。”
“但是該他承擔的過錯,他也需要一分不少的承擔。”
在發泄完心中的憋悶之後,劉諶的眼神變的冷冽起來。
整個人也散發出一陣生人勿近的氣息。
宗預再次在心底一歎。
譙允南,若是你英靈未遠,看到陛下的這番變化,會不會後悔你之前對陛下說的那些話。
“雷霆雨露俱是君恩,陛下如何處置譙司空身後事。”
“臣本沒有資格插言,但還請陛下為大事計較,為國家計。”
“不要意氣用事!”
聽到劉諶的話後,宗預便知道劉諶的心裡已經拿定了主意。
自己再多勸說也不會有什麼意義,隻能再次提醒劉諶,不要因為一時氣憤,做出什麼上頭的舉動。
劉諶聞言點了點頭,隨即又說道:
“宗卿,你且保重好身體,朕會帶著你,帶著你們重還舊都的!”
宗預聞言,當即俯身拜道:
“臣從來都沒有懷疑過陛下的話!”
劉諶再次點頭後,什麼也沒說。
轉身離開了宗預府。
喜歡三國之季漢演義請大家收藏:()三國之季漢演義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